成语拼音:jiāng yān mèng bǐ
成语解释: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,尔后为诗遂无佳句。后因以“江淹梦笔”喻才思减退。
成语出处:元·白朴《恼煞人》:“宋玉悲秋愁闷,江淹梦笔寂寞,人间岂无成与破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江淹夢筆
英文翻译:Jiang yanmengbi
江:1.大河:长江。珠江。黑龙江。2.(Jiāng)指长江:江汉。江淮。江南。江左。3.姓。
淹:1.淹没:淹死。庄稼遭水淹了。2.汗液等浸渍皮肤使感到痛或痒:夹肢窝被汗淹得难受。3.广:淹博。4.久;迟延:淹留。
梦:1.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。2.做梦:梦见。3.比喻幻想:梦想。4.姓。
笔:1.写字画图的用具:毛笔。铅笔。钢笔。粉笔。一支笔。一管笔。2.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)笔法:伏笔。工笔。败笔。曲笔。3.用笔写出:代笔。直笔。亲笔。4.手迹:遗笔。绝笔。5.笔画:笔顺。笔形。6.a)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:一笔钱。三笔账。五笔生意。b)用于字的笔画:“大”字有三笔。c)用于书画艺术:写一笔好字。他能画几笔山水画。7.姓。
你听说过“江淹梦笔”的故事吗?南朝文人江淹年轻时梦见仙人赠予五彩神笔,从此文思泉涌,可晚年又梦见笔被收回,自此“江郎才尽”。比如有位作家连续出版畅销书后突然写不出新作,朋友感叹:“他这是遇到江淹梦笔的困境了吧?”这时我们不禁要问:人的才华真会因为一场梦消失吗?
某科技公司工程师小王连续三年获得创新奖,今年却迟迟拿不出新方案。同事私下议论:“小王这是不是像江淹被收回了‘技术之笔’?”其实这类情况更多是长期高压下的创作倦怠。就像手机需要充电,人的创造力也需要休整期。与其焦虑“才华消失”,不如像整理硬盘碎片一样重组知识储备。
我曾在画室见过有趣现象:刚获奖的学生突然不会调色,老师却说“这是突破前的黑暗期”。这让我想到,所谓“江淹梦笔”可能只是思维升级的过渡期。就像蚕结茧时会停止进食,创作者在突破瓶颈时也会经历表面停滞。有位钢琴家告诉我:“每次感觉弹奏退步,其实是在形成新的肌肉记忆。”
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产生“才尽”的焦虑?信息爆炸时代,我们习惯了即时反馈的创作节奏。短视频博主每天更新十条,网文作者日更万字,这种高强度输出就像不断从账户取钱却不存款。反观古代文人,江淹在“失笔”后转向政坛发展,反而开创了人生新阶段。这提示我们:与其执着于特定领域的才华,不如保持开放心态拥抱人生多种可能。
有位茶艺师傅的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真正的功夫不在表演时的行云流水,而在茶歇时依然保持觉察。”创作能力本就如潮汐涨落,重要的是建立可持续的创作生态。与其担心成为现代版江淹,不如在灵感丰沛时建立素材库,在低谷期进行跨界学习——毕竟,谁规定人生只能有一支“神笔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