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í shēn gěng duǎn
成语解释:谓井深而吊绳短。语本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后以“汲深绠短”喻力不胜任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力小任重的谦辞
繁体字形:汲深绠短
英文翻译:Short drain
汲:1.从下往上打水:从井里汲水。2.姓。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绠:汲水用的绳子。
短:1.两端之间的距离小(跟“长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短刀。裤子裁短了。b)指时间:短期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缺少;欠:理短。缺斤短两。别人都来了,就短他一个人了。短你三块钱。3.缺点:取长补短。说长道短。揭短儿。护短。
“汲深绠短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的意思很简单:井水很深,但打水的绳子太短——用来比喻能力不足或者方法不对,导致事情做不成。比如有人刚入职就硬接了一个超出经验的大项目,结果手忙脚乱,这时候同事可能会说:“你这是汲深绠短啊,先从小任务积累经验更稳妥。”
这个成语为什么会存在呢?古人为什么用井绳长短来打比方?其实农耕时代每天要打水,绳子不够长就真打不上水,这种日常经验转化成了智慧的比喻。就像现在职场新人接到超出能力的任务,和老农发现井绳太短一样,都是现实与能力的错位。
有个有趣的例子:朋友老王开餐馆,看到网红店用短视频引流,他也立刻买设备拍段子。结果既不会剪辑又不懂算法,三个月播放量没破百。这就像拿着儿童泳圈想横渡长江,典型的“汲深绠短”。后来他老老实实做好菜品和服务,生意反而红火了。
有人问:既然知道绳子短,加长不就行了?这正是成语的积极面——它不仅是提醒,更是改进的方向。就像新手程序员啃不动大项目时,拆解成小模块逐个攻破,相当于把短绳子接成够长的绳索。重点不在于否定现状,而在于找到适配的解决方案。
我观察到一个现象:现在年轻人更容易陷入“汲深绠短”的困境。社交媒体上充斥着“三天精通Python”“月入十万副业”的速成神话,让人误以为所有事情都能快速搞定。其实就像健身增肌需要周期,能力提升也需要时间沉淀。承认当前绳子的长度,恰恰是未来能打到更深井水的前提。
最后想说的是,这个成语不是让人畏手畏脚,而是强调“知己知彼”的智慧。就像登山时选择适合自己体力的路线,职场中选择匹配能力的任务,这种清醒认知反而能走得更远。毕竟,井水不会消失,我们总有时间把绳子编得更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