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ā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ù yù gāo zé

成语解释:沐浴;比喻身受润泽;膏泽:恩泽。指身受别人的恩惠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乐书》:“佚能思初,安能惟始,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,非大德谁能如斯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受恩惠

繁体字形:沐浴膏澤

英文翻译:Bath Cream

沐浴膏泽的意思

沐:1.洗头发,也泛指洗涤:沐浴。栉风沐雨。2.借指蒙受:沐恩。3.姓。

浴:洗澡:沐浴。淋浴。浴室。海水浴。日光浴。

膏:[gāo]1.脂肪,油;肥肉:焚膏继晷(guǐ)。2.糊状的东西:牙膏。药膏。3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在常温时为固体、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。可分为内服膏、外贴膏、外敷膏:益母草膏。狗皮膏。紫草膏。4.肥沃:膏壤。[gào]1.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,使润滑:膏车。2.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:膏笔。

泽:[zé]1.水积聚的地方:大泽。湖泽。润泽(潮湿)。沼泽。2.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:光泽。色泽。3.恩惠:恩泽。泽及枯骨(施惠于死人)。4.洗濯。5.汗衣,内衣。[shì]古同“”,解散。

成语评论

沐浴膏泽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,但实际生活中怎么用呢?举个例子:一家初创公司因为政府减税政策而快速发展,创始人感慨道:“我们像是沐浴在时代的膏泽中,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。”这里既点明了外部的助力,又传递了感恩的心态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膏泽”到底指什么?其实它原意是“雨露滋润土地”,后来比喻恩惠或有利环境。比如一个学生在优秀教师团队中成长,可以说“他在名师团队的膏泽下找到了学术方向”。这个成语强调的不仅是“受益”,更暗含了主动吸收养分的过程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不仅能形容宏观环境的影响,也能用在细微处。比如社区里的老人中心,志愿者定期为独居老人送餐,有位老人说:“这些年轻人的关怀,让我们晚年生活沐浴在温暖膏泽里。”这样的用法,把抽象概念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场景。

个人认为,现代社会虽然很少用“膏泽”这类古语,但其中蕴含的“互惠共生”理念依然重要。就像森林中的树木,既接受阳光雨露,又为其他生物提供荫蔽。当我们说“沐浴膏泽”时,其实也在提醒自己:获得帮助的同时,未来也要成为能滋养他人的存在。

试着换个角度思考:如果把这个成语用在家庭教育中会怎样?比如父母给孩子创造充满书香的环境,孩子后来在日记里写道:“记忆中满是书房飘来的油墨香,那是我童年沐浴的知识膏泽。”这样的表述既新颖,又准确传达了文化传承的意味。

最后要注意的是,使用这类成语不必刻意堆砌。就像做菜放调料,合适时机撒一点更能提味。当你想表达“在良好环境中成长”时,不妨试试这个带着古典韵味的说法,或许能为你的表达增添几分文雅气质。

"沐浴膏泽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