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ān
  • shuā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ù lù zhān shuāng

成语解释:形容饱经霜露辛苦。

成语出处:唐·王勃《为人与蜀城父老书》:“因公入务,怀书将相之门;沐露沾霜,拥箒公侯之门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旅行生活

繁体字形:沐露沾霜

英文翻译:Dew and frost

沐露沾霜的意思

沐:1.洗头发,也泛指洗涤:沐浴。栉风沐雨。2.借指蒙受:沐恩。3.姓。

露:[lù]1.俗称露水。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。2.没有遮蔽或在屋外:露天。露宿。3.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:荷叶露。果子露。4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将药剂与水,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。一般供内服:金银花露。5.显现出来:揭露。脸上露出了笑容。[lòu]义同“露(lù)”。用于口语。

沾:1.浸湿:泪流沾襟。2.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:沾水。3.稍微碰上或挨上:沾边儿。脚不沾地。4.因发生关系而得到(好处):沾光。利益均沾。5.行;好;可以:不沾(不行,不成)。

霜:1.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细微颗粒。2.白色如霜的粉末:柿霜。3.比喻白色:霜鬓。

成语评论

沐露沾霜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文雅,但到底怎么用呢?举个实际例子吧。比如小王每天天不亮就骑车送货,同事说:“你这真是沐露沾霜的,路上冷吧?”这里既描述了早起赶路的辛苦,又带着对他坚持精神的认可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披星戴月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这两个成语像双胞胎——都讲早出晚归的辛劳,但“沐露沾霜”更突出接触自然环境的具象感。就像凌晨送牛奶的老张,制服总被晨雾打湿,邻居们常感叹:“看看这袖口的白霜印,真是沐露沾霜的日子。”

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转型期的奋斗者身上。比如直播带货的农户凌晨四点摘草莓,粉丝留言说“屏幕上都看得见你头发上的露水”,这时用“沐露沾霜的坚持”比直说“辛苦”更有画面感。这种古典词汇与现代场景的碰撞,反而能产生奇妙的感染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时要避免场景错位。上周看小说里写程序员加班用这个成语,就显得违和——空调房里熬夜和接触自然霜露的环境根本不搭。所以说成语就像调料,放对地方才提鲜。当你想表达那种带着环境特征的坚持时,不妨试试这个自带晨雾气息的成语。
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古人最初用这个词可不全是赞美。《淮南子》里记载士兵沐露沾霜行军时,其实带着对战争残酷的隐喻。不过语言本就鲜活,现在用来形容奋斗,倒是给老成语注入了新生命。下次见到早起练摊的早餐店主,或许可以感叹句:“您这可是沐露沾霜的生意经啊!”

"沐露沾霜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