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éi dà méi xiǎo
成语解释:指对长辈或职位高的人不尊敬,没礼貌
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3回:“好女婿呀!这等没大没小的,连丈母也都要了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常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没大没小
英文翻译:show no respect for elders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殁”:病没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殁”:病没。
小: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大”相对:小雨。矮小。短小精悍。2.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小事。小节。小题大作。小打小闹。3.时间短:小坐。小住。4.年幼小,排行最末:小孩。5.谦辞:小弟。小可。小人(a.谦称自己,指地位低;b.指人格卑鄙的人;c.指子女;d.小孩儿)。6.妾:小房。
什么是“没大没小”?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晚辈对长辈不够尊敬,或者下属对上级说话没分寸。比如新人小王开会时直接喊老板“老张”,同事在背后悄悄议论:“这孩子真没大没小”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“没大没小”是不是也在打破不必要的等级隔阂呢?
举个真实场景:家庭聚会时,外甥女突然对着舅舅说:“您这发型像被电击过似的!”全桌瞬间安静。这种看似冒犯的玩笑,其实藏着晚辈对长辈的亲昵。现在很多家庭鼓励平等交流,长辈们也在学着接受年轻人更直白的表达方式。
职场里有个有趣现象。95后实习生给主管发微信:“张姐,今天的方案我有个绝妙主意!”比起“张总,请批示”的刻板格式,这种“没大没小”的沟通反而拉近了距离。有个做HR的朋友跟我说:“现在年轻人把领导当合作伙伴而非权威象征,工作效率反而更高。”
但要注意分寸感。上周在咖啡馆听见两个中学生对老师喊绰号,老师当场黑了脸。这里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基础。就像玩跷跷板,关系平衡时开开玩笑无伤大雅,若只是一方强行打破界限,就容易摔跟头。
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越是创新能力强的团队,“没大没小”的现象越普遍。科技公司的开放式办公区里,经常能看到年轻工程师拍着总监肩膀说“你这思路有问题”。这种模糊身份标签的交流方式,或许正是激发创意的秘诀之一。
说到底,“没大没小”就像辣椒酱——用在合适的菜里能提味,乱加就会烧心。老一辈可以试着理解这是时代发展的沟通方式,年轻人也要记得保留该有的敬意。毕竟,真正的平等从不需要靠刻意冒犯来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