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éi
  • méi
  • méi
  • yǎ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éi méi méi yǎn

成语解释:眉目不清,形容一塌糊涂的样子。也指没有脸面

成语出处: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五章:“上面是扳鳌抓角的桥亭,已经多年没有修理,金碧彩画全着尘土糊得没眉没眼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指没有脸面

繁体字形:没眉没眼

英文翻译:No eyebrows, no eyes

没眉没眼的意思
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”:病没。

眉:1.眉毛:浓眉。眉开眼笑。2.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:书眉。眉批。3.姓。
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”:病没。

眼:1.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。通称眼睛。2.小洞;窟窿:泉眼。炮眼。拿针扎一个眼儿。3.(眼儿)指事物的关键所在:节骨眼儿。4.围棋用语,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。5.戏曲中的拍子:二黄慢板,一板三眼。6.用于井、窑洞:一眼井。一眼旧窑洞。

成语评论

没眉没眼”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抽象,但换个角度看,它其实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,每次开会都只重复别人的观点,既不提新想法也不反驳争议,时间久了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“没眉没眼”——像张白纸一样缺乏存在感。

为什么要用“眉”和“眼”作比喻?其实这和古人的观察有关。眉眼是面部最传神的部位,如果一个人连眉眼特征都不明显,自然显得平淡无奇。就像现在短视频平台上那些用同款滤镜、摆同样姿势的网红,乍看惊艳,看多了反而觉得“没眉没眼”,辨识度还不如菜市场里嗓门洪亮的卖菜阿姨。

有次在美术馆看到幅水墨画,整张画布就几笔淡墨晕染。朋友吐槽:“这也太没眉没眼了吧?”但走近细看,朦胧的水汽里藏着若隐若现的远山轮廓。这让我想到,有时候“没眉没眼”未必是缺点,反而给人留出想象空间,就像现代极简主义设计,看似简单却暗藏巧思。

现代社会追求独特性,为什么“没眉没眼”的现象反而变多了?或许是因为信息爆炸时代,很多人选择用安全牌来规避风险。就像自媒体创作,明明知道追热点容易让内容同质化,但为了流量还是选择稳妥的模板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那些真正突围的内容,往往是在看似“没眉没眼”的框架里塞进了独特视角。

个人觉得,“没眉没眼”更像面镜子,照出的是观察者的耐心程度。就像老家巷口开了二十年的杂货铺,年轻人觉得它灰扑扑的不起眼,但街坊邻居都知道,老板总能把客人十年前随口提过的喜好记得清清楚楚。这种藏在平凡里的细腻,或许才是对抗“没眉没眼”的真正解法。

下次遇到觉得“没眉没眼”的事物时,不妨多停留三秒钟。说不定就像喝惯可乐的人偶然尝到凉白开,起初觉得寡淡,细品才发现这种纯粹反而更解渴。毕竟生活不是舞台剧,有时候恰到好处的留白,反而比用力过猛的表演更耐人寻味。

"没眉没眼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