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àn
  • làn
  • chéng
  • zā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àn làn chéng zāi

成语解释:泛滥: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。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;造成灾害。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;成为祸患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洪水横流,泛滥于天下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比喻发生在内部的灾难

繁体字形:泛濫成災

英文翻译:flood

泛滥成灾的意思

泛:1.漂浮:泛舟。泛萍浮梗。沉渣泛起。2.透出;冒出:脸上泛红。泛出香味儿。3.广泛;一般地:泛论。泛指。4.肤浅;不深入:浮泛。空泛。5.泛滥:黄泛区(黄河泛滥过的地方)。“氾”

滥:1.泛滥。2.不加选择,不加节制:滥用。宁缺勿滥。

成:1.完成;成功(跟“败”相对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为;变为:百炼成钢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无成。5.生物生长到定形、成熟的阶段:成虫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现成的:成规。成见。成例。成药。7.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:成批生产。成千成万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买便宜。8.表示答应、许可:成!就这么办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难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。

灾:1.自然界造成的或人为的祸害:水灾。兵灾。2.个人遭遇的祸患:没病没灾。3.“菑”,另音zī

成语评论

泛滥成灾”这个成语,大家可能听过不少次,但具体怎么用才合适呢?举个例子,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同质化短视频,让许多人感叹:“这类内容真是泛滥成灾,刷十条有八条都在模仿。”这时候,“泛滥成灾”不仅形容数量多,更带有“失控”和“负面影响”的意味。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这个成语会被频繁使用?其实,它特别适合描述那些原本有价值的事物因过度扩张而变质的情况。比如某地特色小吃突然爆红,商家为了赚钱盲目开店,结果口味参差不齐,游客直呼“网红店泛滥成灾”——这里既表达了数量过多,也暗示了品质滑坡。

再换个场景:办公室里总有人转发“震惊体”文章,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。同事小王忍不住吐槽:“这些假消息都快泛滥成灾了,能不能来点靠谱的?”你看,成语在这里不仅点出了问题,还带点幽默的批评意味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人们总爱用“泛滥成灾”这个词?我想,或许因为它能精准传达“从合理到失控”的转变过程。就像小区里有人养鸽子,开始大家觉得有趣,但数量暴增后,羽毛、粪便成了问题,这时用“泛滥成灾”形容再贴切不过。

个人觉得,虽然这个成语很好用,但也要注意使用场景。比如电商平台搞促销,商品多到眼花缭乱,如果直接说“优惠券泛滥成灾”可能有点夸张;但要是说“虚假宣传泛滥成灾”,就更能突出问题的严重性。关键在于找准“量变引起质变”的那个临界点。
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,不妨先问自己:这种现象是单纯的数量多,还是已经造成了实质困扰?比如手机App推送通知,一天收20条无关信息,可以说“通知泛滥成灾”;但如果只是偶尔有几条广告,用“有点多”反而更准确。毕竟,语言就像调味料,用对了才能提味。

泛滥成灾的造句

  1. 造句 我们要治理好黄河,以防洪水泛滥成灾。
  2. 造句 由于打击不力,致使制假售假泛滥成灾。
  3. 造句 这几天连降暴雨,致使河水上涨,泛滥成灾。
  4. 造句 江水如果离开了堤岸,就会泛滥成灾。
  5. 造句 旧中国黄河泛滥成灾,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
  6. 造句 流水离开河道,定会泛滥成灾;欲望失去控制,势必酿造悲剧。
  7. 造句 由于连降暴雨,江河横溢,泛滥成灾。
  8. 造句 对于市场上销售的黄色书刊,我们不能让其泛滥成灾,要坚决销毁。
  9. 造句 堤要加固,小心洪水下来,泛滥成灾。
  10. 造句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,泛滥成灾,严重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。

"泛滥成灾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