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xià
  • zhān
  • j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ǐ xià zhān jīn

成语解释:襟:衣服胸前的部分。泪水滚滚流下,沾湿衣服前襟。哭得非常悲伤。

成语出处:《尸子》卷下:“曾子每读《丧礼》,泣下沾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非常悲伤

繁体字形:泣下沾襟

英文翻译:sorrily cry

泣下沾襟的意思

泣:1.小声哭:暗泣。哭泣。泣不成声。2.眼泪:饮泣。泣下如雨。

下:1.方位词。位置在低处的:下游。下部。山下。往下看。2.等次或品级低的:下等。下级。下策。下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次。下半年。下不为例。4.向下面:下达。下行。5.方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名下。部下。在党的领导下。在这种情况下。6.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时下。节下。年下。7.用在数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往四下一看。8.姓。9.由高处到低处:下山。下楼。顺流而下。10.(雨、雪等)降落:下雨。下雪。下霜。11.发布;投递:下命令。下通知。下战书。12.去;到(处所):下乡。下车间。下馆子。13.退场:八一队的五号下,三号上。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。14.放入:下种。下面条。下本钱。下网捞鱼。15.进行(棋类游艺或比赛):下围棋。咱们下两盘象棋吧!16.卸除;取下:下装。把敌人的枪下了。把窗户下下来。17.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下结论。下批语。下定义。18.低于;少于: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。19.用在“两、几”后面,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下。就这么几下,你还要逞能?‖也说下子。20.表示由高处到低处:坐下。躺下。传下一道命令。21.表示有空间,能容纳:坐得下。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。这间屋子太小,睡不下六个人。22.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打下基础。定下计策。准备下材料。

沾:1.浸湿:泪流沾襟。2.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:沾水。3.稍微碰上或挨上:沾边儿。脚不沾地。4.因发生关系而得到(好处):沾光。利益均沾。5.行;好;可以:不沾(不行,不成)。

襟:1.上衣或袍子的胸前部分:大襟。对襟。2.有连襟关系的:襟兄。3.胸怀;抱负:襟怀。襟抱。

成语评论

成语“泣下沾襟”是什么意思?它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时的状态——眼泪流下来,打湿了衣襟。比如,一位母亲在机场送别即将留学的孩子时,忍不住掩面而泣,泪水顺着指缝滑落,浸湿了胸前的衣服,这场景就是“泣下沾襟”的生动写照。

为什么古人会用“沾襟”这个细节表达悲伤?试想,眼泪多到能打湿衣襟,说明情绪已无法控制,甚至顾不上仪态。比如《红楼梦》中黛玉葬花时,边哭边用帕子擦拭,却依然“衣襟上点点泪痕”,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瞬间感受到她内心的孤寂。

现代生活中是否还存在这样的场景?当然有。比如重症监护室外,家属得知亲人脱离危险时,积压的焦虑突然释放,眼泪夺眶而出,匆忙间用袖口抹脸却止不住抽泣,这不正是“泣下沾襟”的另一种诠释吗?悲伤与喜悦的泪水,原来都能如此强烈。

有人问:这个成语是否过于夸张?其实不然。心理学研究显示,当人经历重大情感冲击时,自主神经系统会被激活,导致泪腺大量分泌。就像看完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,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和揉眼睛的动作,恰恰印证了“泣下沾襟”在现代语境下的合理性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。无论是古代将士诀别沙场,还是当代年轻人经历失恋,当泪水浸透衣襟的瞬间,人类最本真的情感便超越了文化差异。下次见到有人哭湿衣衫,或许我们可以少些尴尬,多些理解——毕竟真挚的情感流露,本就是生命力的体现。

换个角度看,“泣下沾襟”反而教会我们珍惜平静的日常。那些需要动用这个成语的场景,往往伴随着人生的重大转折。就像暴雨过后格外清新的空气,经历过强烈情感洗礼的人,或许更能体会平凡时光里的温柔力量。

泣下沾襟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进得内殿门来,泣下沾襟,难以遏止,仆地拜父亲:儿臣参见父皇。
  2. 造句 欢遣四百骑迎修入氈帐,陈诚,泣下沾襟,修让以寡德,欢再拜,修亦拜。
  3. 造句 杨美泣下沾襟说:可是他是一个跛子,还有些口角歪斜,恶心,令人作呕,今后叫我怎么与他过?我宁愿不要这些实惠,利益,决不嫁给他。
  4. 造句 高祖泣下沾襟曰:今犹未也,要相偕老耳。
  5. 造句 因泣下沾襟,墀伏地流涕,自是不复视朝。

"泣下沾襟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