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ào
  • yìng
  • du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ǎ sào yìng duì

成语解释: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。封建时代儒家教育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

成语出处:宋 朱熹《〈大学章句〉序》:“人生八岁,则自王公以下,至于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学,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礼乐射御书数之文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灑掃應對

英文翻译:courtesy

洒扫应对的意思

洒:[sǎ]1.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:洒水。洒扫。洒泪。2.东西散落:粮食洒了。3.姓。[xǐ]古同“”,洗涤。

扫:[sǎo]1.用笤帚或扫帚除去尘土、垃圾等:扫地。扫房。2.除去;消灭:扫雷。扫盲。3.很快地横掠过去:扫射。扫视。4.全部;所有的:扫数归还。[sào]义同“扫(sǎo)”。用于“扫帚”等。

应:[yìng]1.回答或随声相和:应答。呼应。应对(答对)。应和(hè)。答应。喊他不应。应承。反应(a.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,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;b.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;c.回响,反响)。2.接受,允许,答应要求:应邀。应聘。应考。3.顺合,适合:顺应。适应。应机。应景。应时。应用文。4.对待:应付。应变。应酬。[yīng]1.该,当,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:应当。应该。应分(fèn)。应有尽有。2.随,即:“桓督诸将周旋赴讨,应皆平定”。3.姓。

对:1.回答:对答如流。2.向着;朝着:枪口对准敌人。3.对抗;敌对:对手。针锋相对。4.对待。例:对事不对人。5.正确;正常;相合:这话很对。神色不对。数目不对,还差一些。6.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,看是否相符合:校对。对表。7.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:把破镜片对到一起。对榫。8.投合;适合:俩人很对脾气。对心思。9.成双的:对联。10.搀入(多指液体):对水。11.⑪介词。1.与“对于”用法基本相同,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:对你的建议,他很重视。2.对待:小王对他有意见。3.朝;向:对人民负责。

成语评论

洒扫应对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早味,但它的内核其实很实用。举个例子:隔壁王阿姨每天早起擦桌子、拖地板,同时还能边听新闻边给孩子准备早餐。当孩子问她“为啥要做这些杂事”时,她笑着说:“把小事理顺了,大事才不会乱套。”这里其实藏着生活智慧——处理日常琐事的能力,往往决定了我们应对突发状况的底气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跟现代职场有什么关系?市场部的小李给出了答案。他每天提前到公司整理会议资料,顺手给绿植浇水,结果在客户突然造访时,他能迅速调出档案柜里的资料,桌面整洁的环境还给客户留下了专业印象。这种随时准备的状态,不就是“洒扫”积累出的“应对”能力吗?

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教育领域的变化。某小学把每周三定为“自主管理日”,孩子们轮流负责擦黑板、整理图书角。起初家长抱怨“耽误学习”,但三个月后发现,孩子们不仅做事更条理,连解数学题都开始懂得分步骤处理。这印证了一个道理:洒扫不是目的,培养系统性思维才是关键。

有趣的是,当代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这个词。自媒体博主阿Ken拍摄的《十分钟房间改造》系列,把整理收纳变成治愈系内容,弹幕里最常见的就是“原来整理桌面真的能整理心情”。当Z世代用手机支架和收纳盒实践着新时代的“洒扫应对”,说明这个古老的智慧正在焕发新生。

有个困惑很多人都有:为什么明明做了计划还是手忙脚乱?观察公司里游刃有余的前辈会发现,他们处理邮件时永远分轻重缓急,就像主妇炒菜时知道先放油还是先放葱。这种节奏感不是天赋,而是通过持续处理具体事务养成的判断力。所以说,真正的“应对”高手,都是“洒扫”课堂里的优等生。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洒扫应对”反而显现出特殊价值。它提醒我们:在追逐宏大目标时,别忘了给生活留出整理收纳的空间。就像手机需要定期清理内存,我们的日常也需要这样的“系统维护”。当各种APP都在抢夺注意力时,能保持基础事务的井然有序,或许就是现代人最稀缺的能力之一。

洒扫应对的造句

  1. 造句 洒扫应对,形也。有形,则必有形而上者。精义入神,形而上者也。然形而上,则固有其形矣。
  2. 造句 菩提祖师即命广慈引孙悟明出二门外,教他洒扫应对,进退周旋之节。
  3. 造句 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,教他洒扫应对,进退周旋之节,众仙奉行而出……
  4. 造句 门外,教他洒扫应对,进退周旋之节。
  5. 造句 它全方位、多角度阐述了“成*”的必要条件,从洒扫应对进退,到礼乐射御书数。
  6. 造句 据了解,“洒扫应对”意为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,本是儒家教育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
  7. 造句 祖师即命广慈、广孝二人引孙悟空出二门外,教他洒扫应对,进退周旋之节,众仙奉行而出。
  8. 造句 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,让人的思绪在恍惚之间似乎被带到了洒扫应对进退、礼乐射御书数的年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