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óng zhōng dà lǜ
成语解释:大吕:阳律中排第四。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、庄严、高妙
成语出处:明·李贽《焚书·复焦弱侯》:“至其真洪钟大吕,大扣大鸣,小扣小应,俱系精神骨髓所在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;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
繁体字形:洪钟大吕
英文翻译:Hongzhong Dalu
洪:1.大:洪水。洪钟。洪炉。洪量。2.指洪水:防洪。蓄洪。分洪。山洪。3.姓。
钟:1.响器,中空,用铜或铁制成。2.计时的器具,有挂在墙上的,也有放在桌上的:挂钟。座钟。闹钟。3.指钟点、时间:六点钟。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。4.(情感等)集中:钟爱。钟情。5.姓。6.同“盅”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吕:1.见〖律吕〗。2.姓。
“洪钟大吕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高大上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原本形容古代编钟和音律中的两种乐器,后来被用来比喻气势宏大、庄重严肃的事物。比如你听到一段震撼人心的交响乐,或是读到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,都可以用“洪钟大吕”来形容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只能用在音乐或文学领域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某位企业家在行业峰会上发表了一场充满力量的演讲,台下听众感叹:“这番发言真是洪钟大吕,听得人热血沸腾。”你看,只要符合“宏大、深刻、有影响力”的特点,就能灵活运用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最近看纪录片《大国工匠》,里面介绍传统木匠修复古建筑的过程。当镜头对准那些精雕细琢的榫卯结构时,旁白忽然说:“这些匠人手中的技艺,正是中华文化中的洪钟大吕。”原本以为这个词只能形容声音,没想到用在技艺传承上也别有深意。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在现代用得偏少,可能与它的“重量感”有关。但恰恰是这种厚重感,让它特别适合用来赞美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。比如看到敦煌壁画时,比起说“真好看”,用“千年风沙掩不住洪钟大吕般的艺术光辉”是不是更有画面感?
下次遇到让人心头一震的场景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它就像藏在成语库里的青铜编钟,平时不显山露水,但用在合适的地方,瞬间能让表达变得铿锵有力。记住,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——哪怕只是悄悄写在日记本里,也能让文字多几分历史的回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