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ó
  • yǎn
  • huó
  • x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ó yǎn huó xiàn

成语解释:同“活龙活现”。

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2回:“稀不要紧的平常事,到了你们文墨人儿嘴里一说,就活眼活现的,那么怪有个听头儿的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指人说话等方面

繁体字形:活眼活現

英文翻译:mettlesome

活眼活现的意思

活:1.生存;有生命(跟“死”相对):活人。活到老,学到老。鱼在水里才能活。2.在活的状态下:活捉。3.维持生命;救活:养家活口。活人一命。4.活动;灵活:活水。活结。活页。活塞。5.生动活泼;不死板:活气。活跃。这一段描写得很活。6.真正;简直:活现。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。7.工作(一般指体力劳动的,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):细活。重活。庄稼活。干活儿。8.产品;制成品:出活儿。箱子上配着铜活。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。

眼:1.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。通称眼睛。2.小洞;窟窿:泉眼。炮眼。拿针扎一个眼儿。3.(眼儿)指事物的关键所在:节骨眼儿。4.围棋用语,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。5.戏曲中的拍子:二黄慢板,一板三眼。6.用于井、窑洞:一眼井。一眼旧窑洞。

活:1.生存;有生命(跟“死”相对):活人。活到老,学到老。鱼在水里才能活。2.在活的状态下:活捉。3.维持生命;救活:养家活口。活人一命。4.活动;灵活:活水。活结。活页。活塞。5.生动活泼;不死板:活气。活跃。这一段描写得很活。6.真正;简直:活现。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。7.工作(一般指体力劳动的,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):细活。重活。庄稼活。干活儿。8.产品;制成品:出活儿。箱子上配着铜活。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。

现:1.现在;此刻:现状。现任。现役。现行。2.临时;当时:现编现唱。现做的烧饼。3.当时可以拿出来的:现货。现金。现钱。4.现款:兑现。贴现。5.表露在外面,使人可以看见:现原形。现出本相。

成语评论

“活灵活现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来看个例子:爷爷讲他年轻时参加战役的故事,说到敌机俯冲时的呼啸声,他突然抬高嗓门模仿“咻——轰!”的声音,双手还比划着爆炸的姿势,孙子们缩在沙发里听得直捂耳朵。这种讲故事的方式,可不就是活灵活现的最好示范?

广告文案里也常见这种手法。比如推销新款智能手表:“清晨六点,手表轻轻震动,表盘跳出橘色朝阳图案,配合三声布谷鸟鸣。”文字瞬间有了画面感和声音感,让人想立刻下单。为什么消费者会被打动?因为具象化的描述能激活人的五感记忆。

有个有趣的发现:菜市场摊主的叫卖往往比课本更生动。卖西瓜的拍着瓜身喊“沙瓤脆甜,保熟保甜”,比包装盒上印的“果肉细腻”更让人想购买。这说明什么?具象动词和拟声词才是让语言“活过来”的关键。

我在教小学生写作文时,常让他们玩“五感游戏”。比如描写冰淇淋,不许出现“好吃”这个词,要写“舌头碰到凉丝丝的奶油,鼻尖飘着香草味,包装纸在手里沙沙响”。这种训练能让文字自动变得鲜活——毕竟我们是用感官认识世界的。

下次写工作报告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。与其说“市场反响热烈”,不如写成“咨询电话每天响28次,客户排队时在走廊互相推荐”。数字和场景能让数据报告突然长出翅膀,这才是职场人该掌握的“魔法”。

文字就像调色板,成语是现成的颜料。但真正的好画作,需要观察者自己调配出独特的色彩层次。试着把“活灵活现”拆解成具体的动作、声音、气味,你会发现每个细节都是让故事立起来的脚手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