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iǎn
  • wén
  • xiǎo
  • j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iǎn wén xiǎo jiàn

成语解释:闻:见识。学问浅薄,见解不高

成语出处:明·王守仁《尊经阁记》:“习训诂,传记诵,没溺于浅闻小见,以涂天下之耳目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等

繁体字形:淺聞小見

英文翻译:To hear and see

浅闻小见的意思

浅:[qiǎn]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(跟“深”相对,2.—3.同):浅滩。水浅。屋子的进深浅。4.浅显:浅易。这些读物内容浅,容易懂。5.浅薄:功夫浅。6.(感情)不深厚:交情浅。7.(颜色)淡:浅红。浅绿。8.(时间)短:年代浅。相处的日子还浅。[jiān]形容流水声。

闻:1.听见:听而不闻。耳闻不如目见。2.听见的事情;消息:见闻。新闻。奇闻。3.有名望的:闻人。4.名声:令闻。秽闻。5.用鼻子嗅: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?6.姓。

小: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大”相对:小雨。矮小。短小精悍。2.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小事。小节。小题大作。小打小闹。3.时间短:小坐。小住。4.年幼小,排行最末:小孩。5.谦辞:小弟。小可。小人(a.谦称自己,指地位低;b.指人格卑鄙的人;c.指子女;d.小孩儿)。6.妾:小房。
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”,现存。

成语评论

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"浅闻小见"的情况。比如同事老王听说新来的实习生毕业于名校,就断言"这孩子肯定眼高手低",结果发现对方不仅专业扎实,还主动包揽了部门的数据分析工作。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:为何人们容易陷入浅闻小见的误区?

答案其实藏在认知规律里。大脑每天要处理海量信息,就像手机开启"省电模式"那样,常常依赖既有经验快速判断。就像邻居张阿姨看见染发的年轻人就说"不正经",却不知道对方是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。这种思维惯性虽有效率,却也容易造成误判。

有趣的是,某些专业领域反而更需要警惕浅闻小见。去年参观科技馆时,讲解员指着全息投影装置说:"很多观众觉得这就像小时候看的立体画片,其实背后涉及量子光学和计算机视觉技术。"这让我联想到,现代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,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尤为重要。

从个人经验看,克服浅闻小见需要建立"信息缓冲区"。就像网购时我们会看商品详情和用户评价,认识新事物时也应该多维度了解。记得刚接触直播行业时,我也以为就是"手机拍着玩",直到参与过选品会才明白其中的供应链管理和用户心理分析。

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这个成语——它像面镜子,既照见认知局限,也提醒着突破的可能。就像初春的柳芽,远看只是点点新绿,走近观察才能发现精巧的叶脉结构。保持这份探索的好奇心,浅闻小见终会化作博闻强识的阶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