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ú jiā fàn zhái
成语解释:泛:漂浮;宅:住所。形容以船为家,在水上生活,漂泊不定。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 隐逸传 张志和》:“愿为浮家泛宅,往来苕霅间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宾语、补语;浪迹江湖
繁体字形:浮家泛宅
英文翻译:a floating family and a drifting abode
浮:1.停留在液体表面上(跟“沉”相对):浮萍。油浮在水上。浮云。脸上浮着微笑。2.在水里游: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。3.在表面上的:浮土。浮雕。4.可移动的:浮财。5.暂时的:浮记。浮支。6.轻浮;浮躁:他人太浮,办事不踏实。7.空虚;不切实:浮名。浮夸。8.超过;多余:人浮于事。浮额。9.姓。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泛:1.漂浮:泛舟。泛萍浮梗。沉渣泛起。2.透出;冒出:脸上泛红。泛出香味儿。3.广泛;一般地:泛论。泛指。4.肤浅;不深入:浮泛。空泛。5.泛滥:黄泛区(黄河泛滥过的地方)。“氾”
宅:住所;住宅:家宅。深宅大院。
你别说,“浮家泛宅”这成语乍一听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名,实际上它背后藏着一个特别生动的生活场景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“老王退休后买了辆房车,带着老伴儿过上了浮家泛宅的日子,朋友圈天天晒黄河边的日出和洱海边的晚霞。”这老两口把家安在车轮上,可不就是成语的活教材嘛!
这时候有人要问了:“这成语只能形容物理上的搬家吗?”嘿,可别被字面意思限制住!比如咱们常说“北漂青年”,虽然租的房子没变,但为了梦想三天两头换工作、跨行业,这种精神上的“无根感”也算另一种浮家泛宅。就像小李刚在互联网公司干满试用期,转头又跑去云南学扎染,他老妈吐槽:“你这哪是找工作,分明在玩真人版大富翁!”
要说最带劲的案例,还得看古代文人。北宋词人张志和在《渔歌子》里写“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,活脱脱把渔船当成了移动别墅。放在今天,这不就是开着游艇周游列国的富豪plus文艺版?不过人家那境界更高,直接把漂泊过成了诗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现在年轻人流行当“数字游民”,背着笔记本满世界跑,咖啡馆就是办公室,民宿变成会议室。你说这是不是21世纪版的浮家泛宅?前两天刷到个博主在巴厘岛边冲浪边直播卖货,评论区有人酸:“这么飘着能挣几个钱?”人家反手晒出月入十万的账单——嘿,原来新时代的“泛宅”早就不拘泥于形式了!
依我看呐,浮家泛宅这事儿关键在心态。有人觉得居无定所是遭罪,有人却当成人生探险。就像玩《塞尔达传说》,固定路线哪有满地图开塔有意思?不过话又说回来,真要长期这么飘着,确实得练就两把刷子。毕竟现实世界可没有自动存档功能,你说对吧?
最后唠句实在的,这成语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爸妈搬家的经历。虽然总抱怨转学麻烦,但现在回头看,不同城市的烟火气早就在骨子里酿成了独特味道。所以说啊,浮家泛宅未必是无奈,说不定藏着意想不到的人生彩蛋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