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ú shēng ruò mèng
成语解释:浮生:空虚不实的人生;若:象。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。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宾语、补语;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
繁体字形:浮生若夢
英文翻译:man 's life is like a dream
浮:1.停留在液体表面上(跟“沉”相对):浮萍。油浮在水上。浮云。脸上浮着微笑。2.在水里游: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。3.在表面上的:浮土。浮雕。4.可移动的:浮财。5.暂时的:浮记。浮支。6.轻浮;浮躁:他人太浮,办事不踏实。7.空虚;不切实:浮名。浮夸。8.超过;多余:人浮于事。浮额。9.姓。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若:[ruò]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2.姓。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[rě]见〖阿兰若〗、
梦:1.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。2.做梦:梦见。3.比喻幻想:梦想。4.姓。
“浮生若梦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一句诗,但放到生活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王加班到凌晨三点,抬头看见窗外路灯下飘着细雨,突然觉得这些年拼命工作、买房买车,像被按了快进键的电影片段,忍不住嘀咕:“忙得连孩子的家长会都错过,这日子过得真跟做梦似的。”这时候,“浮生若梦”就成了他对生活的感叹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人生真的如此虚幻吗?”其实关键在于视角。比如菜市场的张阿姨,每天凌晨四点进货,但她总乐呵呵地说:“别看我这摊子小,街坊邻居吃着新鲜菜夸我实在,这日子就有滋有味。”同样的时间流逝,有人觉得虚度,有人却能抓住真实的分秒——浮生未必是梦,端看你是否主动“醒着”生活。
再比如年轻人小陈,他刚经历创业失败,整夜失眠时刷朋友圈,看着别人的光鲜生活越想越焦虑。但某天清晨跑步时,他突然注意到路边的樱花开了,粉白花瓣被风吹着打转儿。那一瞬间他恍然大悟:与其纠结过去的得失,不如把每个当下活成扎扎实实的“此刻”。后来他总说:“与其说浮生若梦,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常常活在想象的剧情里。”
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总在强调“效率”和“成就”,反而让人更容易产生“人生如梦”的恍惚感。但就像喝茶不能只盯着茶叶沉浮,更要品其中的回甘——上班路上和邻居打个招呼、周末给父母打个视频、甚至认真吃完一碗热汤面,这些具体而微的“真实触感”,恰恰是打破虚幻感的锚点。
最后留个开放思考:如果人生真像一场梦,我们要追求的是拼命记住梦境细节,还是学会享受做梦的过程?清晨推开窗,槐花的香气混着早点铺的油条味儿飘进来,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一个真实的呼吸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