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àn
  • hàn
  • hà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àn hàn dà hào

成语解释:①谓帝王号令,如人之汗,一出不复收。②谓帝王发布号令。

成语出处:《易·涣》:“九五,涣汗其大号。”孔颖达疏:“人遇险厄惊怖而劳,则汗从体出,故以汗喻险厄也。九五处尊履正,在号令之中,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涣汗大號

英文翻译:Huanhanda

涣汗大号的意思

涣:消;散:涣散。

汗:[hàn]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,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。[hán]可汗(kèhán)的简称。
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”。2.古同“”。

号:[hào]1.名称:国号。年号。2.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,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:苏轼字子瞻,号东坡。孔明是诸葛亮的号。3.商店:商号。银号。分号。宝号。4.标志;信号:记号。问号。加减号。暗号儿。击掌为号。5.排定的次第:挂号。编号。6.表示等级:大号。中号。小号。五号字。7.种;类:这号人甭理他。这号生意不能做。8.(号儿)指某种人员:病号。伤号。彩号。9.表示次序(多放在数字后)。a)一般的:第三号简报。门牌二号。b)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: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。10.姓。11.号令:发号施令。12.号筒。13.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。14.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:起床号。集合号。冲锋号。[háo]1.拖长声音大声叫唤:呼号。号叫。北风怒号。2.大声哭:哀号。

成语评论

涣汗大号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,但它背后的含义其实很有意思。比如,公司老板突然宣布全员降薪10%,结果第二天又改口说“只是开玩笑”,员工私下吐槽:“决策怎么能像‘涣汗大号’一样随意推翻?”这里就生动体现了成语“一旦决定就不能更改”的核心意思。

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?想象一个历史剧场景:皇帝在朝堂上宣布迁都洛阳,大臣们面面相觑,其中一位老臣低声说:“陛下此令如涣汗大号,万民迁徙已成定局。”短短一句话,既点明了皇命的不可逆转性,又暗示了后续剧情的矛盾冲突。

有趣的是,这个出自《周易》的成语正在被现代人重新诠释。某互联网公司在产品发布会上高调宣布永久免费政策,评论区就有用户留言:“别把‘涣汗大号’当营销噱头,真要收费时看你们怎么收场。”这种用法跳脱了古代语境,却精准抓住了“说出去的话收不回”的现代焦虑。

为什么说它特别适合职场场景?市场部王经理深有体会:去年他力排众议推出“买一送三”促销,结果活动太火爆导致严重亏损。董事会问责时他无奈道:“策划案通过那刻就是涣汗大号,现在只能想办法止损。”这个案例既展示了成语的现实应用,也揭示了商业决策的蝴蝶效应。

我个人观察到,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用这个成语表达对网络舆论的思考。比如明星工作室发布声明后又删改,粉丝们会犀利评论:“互联网时代哪有什么真正的涣汗大号?”这种解构式用法,恰恰反映了数字时代信息可修改、可撤回的特性与传统成语内涵的碰撞。

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,成语的使用边界也在不断拓展。下次遇到需要强调“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”的情景时,不妨试试这个带着历史厚重感,又能玩出新意的表达方式。毕竟在充满变数的世界里,能准确传递“不可撤销”意味的词汇,永远都有它的用武之地。

"涣汗大号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