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ēn yóu yuǎn jì
成语解释:见“深谋远虑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李东阳《序》:“先生好古力践,深猷远计,发而为言者,固其所自立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计划得很周密
繁体字形:深猷遠計
英文翻译:A long way to go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猷:计划;谋划:鸿猷(大计划)。
远:[yuǎn]1.距离长,与“近”相对:远方。远道。远程。远景。远足(较远的徒步旅行)。远见(远大的眼光)。远虑。远谋。远客。遥远。远走高飞。舍近就远。2.时间长:远古。远祖。长远。永远。3.关系疏,不亲密:远亲。疏远。远支。4.深奥:言近旨远。5.姓。[yuàn]避开:近君子,远小人。
计:1.计算:核计。共计。不计其数。数以万计。2.测量或计算度数、时间等的仪器:体温计。血压计。晴雨计。3.主意;策略;计划:计策。巧计。缓兵之计。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。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。4.做计划;打算:设计。为加强安全计,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。5.计较;考虑:不计成败。无暇计及。6.姓。
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“深猷远计”?举个例子:老王开了二十年的五金店突然遇到电商冲击,周围人都劝他降价清仓赶紧转行,他却默默在店里隔出空间做五金工具维修教学。三年后,周边社区的中老年人都成了他的忠实客户,店铺反而靠“维修+卖工具+线上直播”的新模式活了下来。你看,深猷远计不是盲目坚持,而是像下棋多看三步——先看清行业变化的本质,再布局未来需要的服务。
有人会问:这和普通的长期规划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是否包含风险预判。就像十年前智能手机刚普及时,某国产手机品牌没有跟风拼硬件参数,反而全力研发自主操作系统。当时消费者更关注摄像头像素和电池容量,但决策层预见到“生态链整合”才是手机行业的终极战场。这种在热潮中保持冷静、用未来需求倒推当前决策的思维,才是深猷远计的精髓。
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这种能力?我有个做HR的朋友分享过观察:那些频繁跳槽追逐“当下最火岗位”的年轻人,往往五年后竞争力反而不如在某个领域持续深耕的人。就像种竹子——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,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疯长30厘米。深猷远计教我们不要被即时反馈绑架,短视频时代尤其需要这种“延迟满足”的智慧。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这种思维?试试“二十年后的自己”游戏。比如选择工作时,别光看起薪高低,设想二十年后这个行业是否存在、需要什么新技能。我家表姐2008年放弃银行柜员工作去学当时冷门的数据分析,现在已是某互联网大厂的资深专家。这就像登山时不仅要看脚下台阶,更要时常抬头确认主峰方向。
有人质疑:计划总赶不上变化,长远规划还有意义吗?其实深猷远计不是刻板的路线图,而是动态的导航系统。就像新能源车企既要布局五年后的固态电池研发,也会根据政策变化调整海外建厂节奏。关键是在灵活应变中保持战略定力,就像冲浪者始终关注潮汐规律,同时随时调整脚下动作。
最后分享个有意思的现象:观察公园里下象棋的老大爷们,真正的高手从不为吃对方一车一马而沾沾自喜。他们总在推演七八步后的杀招,这种思维习惯或许就是深猷远计的最好诠释。下次遇到人生选择题时,不妨把时间轴拉长到五年后,答案可能会更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