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ēn
  • kǎ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ēn jī bó kǎo

成语解释:稽:考核;考:查核。深入地稽考,广泛地查核。形容苦心钻研学问

成语出处:钱仲联《黄公度先生年谱》:“逮穷年累月,深稽博考,然后乃晓然于是非得失之宜,长短取舍之要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等

繁体字形:深稽博考

英文翻译:A deep examination of the book

深稽博考的意思
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
稽:[jī]1.停留:稽留。稽延。2.考核:稽查。无稽之谈。3.计较:反唇相稽。[qǐ]1.〔稽首〕2.古代一种跪拜礼,叩头到地。3.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,也称稽首。

博:1.(量)多;丰富:渊博。地大物博。博而不精。2.通晓:博古通今。3.大:宽衣博带。4.姓。5.博取;取得:聊博一笑。以博欢心。6.古代的一种棋戏,后来泛指赌博:博徒。博局。

考:1.测验;考试:高考。大考。2.提出问题让对方回答:一下子被考住了。3.检查:考勤。4.研究:考古。5.指死去的父亲:先考。

成语评论

深稽博考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深入研究、广泛考证。比如有人写历史论文时,为了确认某个事件的细节,翻遍古籍档案、走访遗址,甚至请教专家,这就是典型的“深稽博考”。这种态度不仅需要耐心,更需要对真相的执着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随手一搜就有答案,为什么还要费劲考证?”举个例子,网上流传的“爱因斯坦小学数学不及格”这类谣言,如果不去查证原始资料,很容易以讹传讹。而深稽博考的人会找到当年的成绩单,发现他数学其实非常优秀——这就是信息时代依然需要严谨治学的原因。

在实际生活中,这个成语如何应用?比如企业开发新产品时,市场部小王没有轻信行业报告里的二手数据,而是自己跑遍20个城市做调研,访谈了300多位用户。老板夸他:“你这才是深稽博考的真功夫!”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,往往比走捷径更能带来突破性成果。

个人认为,深稽博考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取正确答案,更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就像拼图游戏,零散信息需要自己拼接才能形成完整画面。当越来越多人习惯快餐式阅读时,愿意花时间深挖问题本质的人,反而更容易在专业领域建立权威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本身也在经历演变。古代书生可能要花数月查证一个典故,现代学者却能通过数字图书馆快速检索。工具在变,但核心精神未改:对知识的敬畏,对真相的尊重。或许这就是中华文化中“治学”二字的精髓所在。

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,不妨试试深稽博考的方法:先列出现有信息中的矛盾点,再寻找原始出处,最后交叉验证不同来源。就像侦探破案般抽丝剥茧,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和乐趣。

"深稽博考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