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īng
  • j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īng jūn cè

成语解释: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、坏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》:“此逐君侧之恶人。”唐 李商隐《有感》诗:“古有清君侧,今非乏老成。”《新唐书 仇士良传》:“如奸臣难制,誓以死清君侧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清除君主身旁的坏人

繁体字形:清君側

英文翻译:The side of the Qing Emperor

清君侧的意思
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
君:1.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。2.敬辞。称对方:汪君。诸君。

侧:[cè]1.旁边(跟“正”相对):左侧。侧面。公路两侧种着杨树。2.向旁边歪斜:侧耳。侧着身子进去。[zè]同“仄2”。[zhāi]倾斜;不正:侧歪。

成语评论

清君侧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咱们先从字面意思拆解。“清”是清除,“君”指君主,“侧”就是身边人,连起来原意是“清除君主身边的坏人”。现在它更多用来比喻排除团队或环境中阻碍发展的因素。

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内部流程混乱,新上任的经理说:“咱们得学学古人‘清君侧’,把重复审批的环节砍掉,让项目跑得更快。”这里的“君”变成了企业目标,“侧”则代指低效制度,用历史典故讲现代管理,是不是挺有意思?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普通的问题整改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“君侧”二字——它特指那些靠近权力核心却产生负面影响的存在。就像电视剧里皇帝总被奸臣蒙蔽,现实中领导身边若有人报喜不报忧,团队就需要“清君侧”式的透明沟通机制。
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社区广场舞队里,王阿姨总拉着领队私下决定排练时间,导致其他成员常扑空。李姐站出来说:“咱们该‘清君侧’了,以后排班都在群里投票决定。”既化解矛盾又不伤和气,这就是成语活用的智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“清君侧”不该成为排除异己的借口。就像学生时代遇到过班干部借着“整顿纪律”打压不同意见,这反而违背了成语的本意。真正的“清君侧”应该像园丁修剪枝叶,目的是让整棵树长得更好,而不是单纯砍掉不喜欢的枝条。

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也会用到类似概念。当发现孩子被损友带偏,张先生没有直接禁止往来,而是说:“交朋友就像‘清君侧’,要保留能互相促进的,远离总拖你后腿的。”这种引导比强硬干预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给现代人最大的启示是:解决问题要找根源。就像电脑死机时,我们会先关掉占用内存的软件,而不是直接砸键盘。团队遇到瓶颈时,与其抱怨大环境,不如先审视身边是否存在“卡脖子”的细节——这可能就是当代版的“清君侧”。

下次遇到复杂情况时,不妨自问:“真正的症结在哪里?是外部压力还是内部消耗?”有时候调整身边三五个关键因素,比盲目努力更重要。这或许就是千年成语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。

清君侧的造句

  1. 造句 郭威和众多将领是激于义愤前来清君侧的,本意就是除掉挟持天子擅杀大臣的几个佞幸,结果奸党走投无路之余居然还弑君,真是罪大恶极啊……
  2. 造句 既然董卓倒行逆施,伯父正好与朝廷大臣联络,清君侧,除逆臣。
  3. 造句 朝无正臣,内有奸逆,必举兵诛讨,以清君侧。
  4. 造句 磁轭已是别无选择,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向宫里杀去。
  5. 造句 是啊,魏书群还跟黄云清说了一大堆,怎么清君侧的事情,哈哈,看来我们真成了权奸了!
  6. 造句 我等均愿追随明公入朝,面圣洗冤,诛奸邪,清君侧,共安天下!
  7. 造句 若变起,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,保护圣主,复大权,清君侧,肃宫廷,指挥若定,不世之业也。
  8. 造句 北上洛阳清君侧,乃是正义之举,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。
  9. 造句 她与他缔盟约,替他除奸佞,清君侧,成全他的忠君之心,只为解开身世之谜,掌握自己的命运。
  10. 造句 1399年,朱允炆之叔朱棣以“清君侧”,诛齐、黄为名,历时4年举兵南伐,发动“靖难之役”。

"清君侧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