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
成语解释:清官:公正清廉的官吏。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,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常言道:‘清官难断家事’,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,你也休做十分大望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家务事情复杂
繁体字形:清官难断家事
英文翻译:It's hard for an honest official to break a family affair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官:1.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:官员。武官。做官。外交官。2.指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官办。官费。3.公共的;公用的:官道。官厕所。4.姓。5.器官:五官。感官。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傩”。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举个例子,邻居老张家最近因为财产分配吵得不可开交,社区干部上门调解三次都没结果。老张的大儿子觉得父母偏心弟弟,弟媳又抱怨自己承担了更多养老责任。这时候就算把包青天请来,恐怕也得挠头:亲情、利益、委屈搅成一团,哪是简单对错能说清的?
为什么家庭矛盾特别难处理呢?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公司里处理员工纠纷可以按规章制度,但家人之间往往算不清“感情账”。就像表姐结婚时坚持要旅行婚礼,姑妈觉得不办酒席丢了面子。表面是婚礼形式之争,实际藏着两代人对“家庭责任”的不同理解,这种矛盾用道理衡量就像用尺子量温度——完全不对路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不是有心理咨询师吗?我亲历过朋友通过婚姻咨询挽回关系的故事,但咨询师也说:“我能帮你们搭建沟通桥梁,但过河的人终究是自己。”这恰恰印证了成语的智慧——外人能提供工具,但解铃还须系铃人。就像上周在菜市场看到的场景:卖菜阿姨边称重边劝吵架的小夫妻:“回家煮碗热汤面,比争对错管用。”这土办法里,藏着生活的大智慧。
换个角度想,家庭本就不是讲法理的地方。同事小王曾分享他的领悟:“自从不再试图说服妻子‘按规矩办事’,反而学会先接住她的情绪,很多矛盾自动化解了。”这种转变恰恰说明,处理家务事需要的是“温度计”而不是“天平”。与其纠结谁对谁错,不如想想怎么把皱巴巴的关系熨烫平整。
观察身边那些和睦家庭,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:懂得在原则问题上划底线,在琐事上留弹性。楼下的退休教师李伯伯说得妙:“过日子就像揉面团,太硬了掰不动,太软了立不住。”或许这就是应对家务难题的密钥——既保持清醒的判断,又具备柔软的智慧,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