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īng
  • xīn
  • jù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īng xīn jùn yì

成语解释:清美新颖,不落俗套。

成语出处:唐 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
繁体字形:清新儁逸

英文翻译:fresh

清新俊逸的意思
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
新:1.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(跟“旧、老”相对):新风气。新品种。新的工作岗位。2.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社会。新文艺。粉刷一新。3.使变成新的:改过自新。一新耳目。4.没有用过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笔。新锄头。这套衣服是全新的。5.指新的人或事物:尝新。以老带新。花样翻新。推陈出新。6.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:新女婿。新媳妇。7.新近;刚:我是新来的。这几本书是新买的。8.姓。

俊:1.相貌清秀好看:俊秀。俊俏。这个孩子长得好俊呀!2.才智出众的:俊杰。英俊。俊士。3.姓。“隽”

逸:1.安乐;安闲:安逸。以逸待劳。一劳永逸。2.逃跑:奔逸。逃逸。3.避世隐居:隐逸。逸民。4.散失;失传:逸文。逸书。逸事。逸闻。5.超过一般:超逸。逸群。

成语评论

提起"清新俊逸"这个成语,许多人会联想到山水画卷般的意境——但具体该用在什么地方?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朋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张晨雾中的茶园照片,配文"山间新雨后,茶芽沾露珠",你评论道:"这张照片拍得清新俊逸,让人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芬芳。"这样的用法既贴切又自然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词和"清新脱俗"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"俊逸"二字。就像苏州博物馆的白墙黛瓦,贝聿铭在设计时既保留了传统园林的素雅(清新),又通过几何线条注入现代韵律(俊逸)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,正是"清新俊逸"的精髓所在。

在文学创作中,汪曾祺的散文堪称典范。他写高邮咸鸭蛋:"筷子头一扎下去,吱——红油就冒出来了",朴实的文字里透着灵动。这种将日常琐事写得既有烟火气又不落俗套的笔法,恰似春雨后的竹林,既有泥土的质朴,又有竹叶的飘逸。

现代生活中,这个概念正被赋予新内涵。比如某咖啡品牌将回收咖啡渣制成花盆,既环保(清新)又充满设计感(俊逸)。我常想,所谓"清新俊逸"不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意的完美平衡吗?就像青花瓷遇到极简风,既不失韵味又焕发新生。

观察身边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空间设计,往往遵循着这个原则。某书店将老厂房改造成阅读空间,保留斑驳砖墙(清新)的同时,用悬浮书架营造视觉张力(俊逸)。这种新旧碰撞产生的美感,比单纯追求"小清新"或"高大上"更耐人寻味。

音乐领域也有类似表达。周杰伦的《青花瓷》将古典意象与R&B节奏交融,方文山的歌词既有水墨画的留白,又有现代诗的跳跃感。这种创作方式打破了类型界限,恰如清泉遇上山风,既有澄澈的基底,又带着洒脱的律动。

当我们在生活中寻找"清新俊逸"的踪迹,不妨留意那些将实用与美感结合的设计。比如竹纤维材质的环保餐具,既有天然纹理的素净,又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曲线。这种兼顾功能与审美的智慧,或许正是古老成语在现代语境下的最佳注脚。

清新俊逸的造句

  1. 造句 从后排的石屋中走过来一个少年,那少年眉清目秀,清新俊逸,一眼望去也有几分气宇不凡。
  2. 造句 来人清新俊逸,顾盼自如,不是号称试剑阁“千年不世出仙葩”。
  3. 造句 呵呵,恭喜张老爷啊,像令郎这样清新俊逸一表人才的年轻人如今可是不多见喽,更难得是张公子还是位急公好义的淑人君子。
  4. 造句 他清新俊逸,如傅粉何郎,且又功法盖世,诸多柔肠痴女都梦想着。
  5. 造句 温文尔雅、清新俊逸、品貌非凡、玉树临风、各种形容词在她的心里慢慢的形成!“咳咳,小青,还不快帮先生结账?”。
  6. 造句 王、王、王勃,三个孩子写的文章、词赋都清新俊逸。
  7. 造句 他的诗词,感时抚事,直抒胸臆,清新俊逸,意境深邃。
  8. 造句 一位青年才俊回答,其英姿焕发,清新俊逸,目运灵光,神采奕奕,为世间少有的俊美公子。
  9. 造句 高个的女子清新俊逸,品貌非凡,绾着柔美的云髻,脸上的神情似乎很郁闷;矮个的女子眉清目秀,看上去十分机灵。
  10. 造句 说到这里,魅儿看着清新俊逸的楚逍云,脸更是红了,心底涌起了刚才在堕入神识深渊时的场景,一阵温馨涌了上来,下面的话就被咽了下去,说不出口了。

"清新俊逸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