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īng
  • guī
  • ji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īng guī jiè lǜ

成语解释: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。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。

成语出处:《释门正统》:“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,始立天下禅林规式,谓之清规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
繁体字形:清規戒律

英文翻译:the sacred rules of the religious order

清规戒律的意思
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
规:1.画圆形的工具:圆规。两脚规。2.规则;成例:校规。革除陋规。3.劝告:规劝。规勉。4.谋划;打主意:规划。规定。5.姓。

戒:1.防备;警惕:戒心。戒备。戒骄戒躁。2.同“”。3.戒除:戒烟。戒毒。他把酒戒了。4.指禁止做的事情:开戒。杀戒。5.佛教戒律:受戒。6.戒指:钻戒。7.姓。

律:1.法律;规则:定律。规律。纪律。2.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,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,合称十二律。3.旧诗的一种体裁:五律。七律。排律。参看〖律诗〗。4.约束:律己。律人。自律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提起“清规戒律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会联想到寺庙里的和尚,或是某种让人喘不过气的规矩。但它的实际用法比这更灵活。举个例子,一位家长抱怨道:“现在的教育体系像套了层清规戒律,孩子连课间跑跳都要被批评。”这句话生动地展示了规则过度严苛带来的压抑感。

为什么人们常用这个词表达负面情绪?其实“清规戒律”原本指代宗教修行规范,本身并无贬义。但随着时代发展,它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脱离实际的繁琐约束。比如某互联网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写三千字工作日志,结果被年轻职员吐槽:“这些清规戒律除了浪费时间,还有什么意义?”此时成语的讽刺意味就格外明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合理规则与过度约束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。有位创业者分享过亲身经历:“创业初期我们没有任何考勤制度,结果团队效率反而更高。”这让我联想到:当规则变成束缚创造力的枷锁时,所谓的“纪律”反而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。

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个成语?试着观察身边那些“为规范而规范”的现象。比如社区规定垃圾分类必须用指定颜色的塑料袋,却不管实际环保效果,这时就能说:“别让形式主义的清规戒律掩盖了真正的环保目标。”这样的表达既准确又有现实批判性。

从语言学角度看,这个成语之所以流传千年,正因为它精准击中了人类社会的永恒矛盾——秩序与自由的拉锯战。就像风筝需要线才能飞得更高,但缠成死结就会坠落。下次遇到令人窒息的条条框框时,不妨想想:我们需要的究竟是维系方向的牵引绳,还是勒住脖子的绞索?

清规戒律的造句

  1. 造句 要有必要的清规戒律。
  2. 造句 儿童并不是生来就能接受学习知识的清规戒律的约束的。
  3. 造句 只有冲破昔日那些清规戒律,改革开放才能富有成效。
  4. 造句 我把清洁卫生的清规戒律抛之脑后,一番狼吞虎咽之后,一抹油嘴,一头钻进"体育新闻""电视连续剧"的漩涡中,老婆则在一旁默默的收拾残局。
  5. 造句 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清规戒律,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。
  6. 造句 不打破清规戒律,改革开放就是一句空话。
  7. 造句 这年代了还默守那些清规戒律,真可笑!
  8. 造句 无论如何,钢铁般的清规戒律,总比迫在眉睫的混乱更可取。
  9. 造句 这么多的清规戒律,把大家的手脚都束缚住了。
  10. 造句 自从新来的领导上任后,废除了原先许多不合理的清规戒律,大家都解放思想,积极工作,生产效益有了很大提高。

"清规戒律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