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yīn yōu yùn
成语解释:比喻文章造诣极深。
成语出处:宋·王安石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其清音幽韵,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文章等
繁体字形:清音幽韻
英文翻译:Clear and melodious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音:1.声音;读音:音律。音乐。口音。乐音。杂音。把这个字的音读准。2.消息:佳音。音信。3.指音节:单音词。复音词。4.读(某音):“区”字作姓时音欧。5.姓。
幽:1.僻静;深远;昏暗:幽静。幽谷。2.隐蔽的;不公开的:幽居。3.沉静;深微:幽思。4.囚禁:幽禁。5.迷信指阴间:幽冥。6.幽州,古地名。在今河北北部、辽宁南部。
韵:1.好听的声音:琴韵悠扬。松声竹韵。2.韵母:押韵。叠韵。韵文。3.情趣:风韵。韵味。韵致。4.姓。
说到“清音幽韵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或山泉的叮咚。比如:“雨后的竹林里,竹叶随风轻摆,偶尔传来几声鸟鸣,仿佛天地间奏响了一曲清音幽韵。”这种声音不刺耳、不喧闹,却能让人心静下来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清音幽韵只能形容自然的声音吗?”当然不是。比如一位老师这样描述学生的朗诵:“她的声音像清晨的露珠,字字句句带着清音幽韵,连教室角落的同学都忍不住抬头倾听。”这说明,只要声音纯净且有回味空间,无论是人声还是器乐,都能用这个成语来比喻。
有趣的是,我发现现代生活中“清音幽韵”有了新场景。比如有人形容咖啡店里的背景音乐:“黑胶唱片的杂音混合着爵士乐,竟意外形成一种都市版的清音幽韵。”这让我想到:好的声音未必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,关键在于能否触发内心的共鸣。
有人疑惑:“为什么古人偏爱用‘清’和‘幽’形容声音?”或许是因为这两个字自带意境感。试想:如果用“清音幽韵”替换普通词汇,比如把“这首歌很好听”改成“这首歌有清音幽韵”,画面感瞬间从听觉延伸到想象,仿佛声音里藏着故事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留白的艺术。就像水墨画里的飞白,清音幽韵不追求填满所有听觉空间,反而用轻盈的质感让听众主动填补余韵。下次听到风吹风铃、指尖划过书页的声音时,或许你也会感叹:“原来这就是清音幽韵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