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ì xīn miè zhì
成语解释:指淹没天然的心性,掩盖纯朴的本质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 缮性》:“文灭质,博溺心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伪装自己
繁体字形:溺心滅質
英文翻译:Drowning in the heart and destroying the essence
溺:[nì]1.淹没:溺死。2.沉迷不悟;过分:沉溺。溺爱。[niào]同“尿(niào)”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灭:1.熄灭(跟“着(zháo)”相对):火灭了。灯灭了。2.使熄灭:灭灯。灭火。3.淹没:灭顶。4.消灭;灭亡:自生自灭。物质不灭。5.使不存在;使消灭:灭蝇。长自己的志气,灭敌人的威风。
质:1.事物的根本特性:本质。变质。2.哲学范畴。指一事物之所以是该事物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。3.质料,构成事物的材料:铁质。流质。4.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:优质钢。按质论价。保质保量。5.朴实:质朴。6.询问;责问:质疑。质问。7.抵押;抵押品:质押。人质。8.古又同“贽”。9.古又同“锧”。
“溺心灭质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放到生活里其实特别常见。比如老王最近迷上了炒股,每天盯着大盘连饭都顾不上吃,结果不仅赔了钱,连原本擅长的设计工作也频频出错。这时候同事就会叹气:“他这是典型的溺心灭质啊——心思全扑在股票上,把看家本领都荒废了。”
有人问:这和普通的上瘾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“灭质”二字。就像小陈痴迷刷短视频,原本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她,现在连五百字的报告都要憋半小时。这不是简单的浪费时间,而是像成语说的,把核心竞争力都磨没了。这种状态就像拿着金饭碗要饭,自己还浑然不觉。
其实我观察过,职场新人最容易掉进这个坑。前台的莉莉本来沟通能力超强,自从迷上直播带货后,现在跟同事说话都带着“家人们”“三二一上链接”的口头禅。当爱好开始侵蚀专业素养,就该警惕是否越过了“溺心灭质”的红线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成语也是个提醒器。上周看到程序员大刘的故事就很有意思:他沉迷游戏导致项目延期,被主管警告后,反而开发了个防沉迷插件,现在成了公司效率提升标兵。这说明“溺心”未必全是坏事,关键看能不能把这种专注力转化到正道上。
说到底,我们都在和各种诱惑拔河。下次当你想通宵追剧却忘了明天的重要会议时,不妨问问自己:此刻的投入,是在滋养核心竞争力,还是在悄悄磨灭它?答案往往就藏在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成果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