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ǔn tāng jiāo xuě
成语解释:滚:液体沸腾;汤:开水。沸水倒在冰雪上,雪很快就溶化。形容极为容易,必然成功
成语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0回:“那一肚皮家里怀来的恶意,如滚汤浇雪一般……心中把那恼怒都又变了可怜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滚汤浇雪
英文翻译:Boiling soup and pouring snow
滚:1.滚动;翻转:荷叶上滚着亮晶晶的水珠儿。2.走开;离开(含斥责意):滚开。你给我滚!3.(液体)翻腾,特指受热沸腾:滚开的水。锅里水滚了。4.使滚动;使在滚动中沾上(东西):滚元宵。滚雪球。利滚利。5.同“绲”6.姓。
汤:[tāng]1.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。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:米汤。姜汤。煲汤。2.开水;热水:赴汤蹈火。3.中药方剂。用水煎服:茵陈汤。4.也叫成汤、唐、大乙。商朝第一个君主。夏桀残酷暴虐,人民反对,诸侯叛离。汤起兵灭夏,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,都亳(今河南商丘)。[shāng]〔汤汤〕水流大而急。
浇:1.由上往下淋,洒:浇花。2.灌溉:浇地。3.把液汁倒入模型:浇版。浇筑。浇铸。4.刻薄:浇薄。浇漓。
雪:1.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,多为六角形,是气温降低到0℃以下时,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。2.颜色或光彩像雪的:雪白。雪亮。3.姓。4.洗掉(耻辱、仇恨、冤枉):雪耻。雪恨。昭雪。洗雪。
“滚汤浇雪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,对吧?它的字面意思是把滚烫的热水泼在雪上,但实际想表达什么呢?咱们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明刚学会用手机支付,结果超市收银台排着长队,他掏出手机三秒完成付款。旁边的大爷感叹道:“你这速度真是滚汤浇雪啊!”这里既夸了效率高,又带着点“事情解决得太快反而让人发愣”的趣味。
可能有人会问:为什么非要用“滚汤浇雪”这种夸张的比喻?其实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“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少见”的场景。比如公司里有个拖延两年的项目,新来的项目经理两周就搞定了,同事们私下议论:“这简直像用火锅底料煮冰块——看着热闹,实际效果快得离谱。”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戏剧性,又增添了现代职场的生活气息。
那这个成语用起来要注意什么?关键要抓住“方法与结果的反差感”。比如教奶奶用智能电视,你花半小时讲解各种按钮,不如直接帮她设置好语音控制。这时候邻居夸你:“教得真到位!”你可以幽默回应:“我这属于滚汤浇雪式教学——直接融化问题,省得慢慢加热。”既点明了方法特殊,又不会显得卖弄学问。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生命。以前可能形容军事速胜或农事高效,现在用在科技、职场甚至家庭教育都合适。比如孩子用编程解决数学作业,既能说“这孩子解题像滚汤浇雪”,也能延伸出“方法创新比埋头苦干更重要”的思考。不过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熟悉这个相对冷门的成语,配合具体事例说明会更自然。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这个表达。同事抱怨某个流程繁琐时,你可以说:“咱们需要点滚汤浇雪的方案——不是按部就班改良,而是换个维度彻底打通。”这样说既形象又有启发性,比直接说“颠覆性创新”更让人印象深刻。语言就像工具箱,多备些特别的工具,关键时刻能让沟通更有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