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ǎn pán jiē shū
成语解释:下棋时走错一步,整个棋就输掉。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。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说‘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’,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,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滿盤皆輸
英文翻译:Lose everything
满:1.全部充实;达到容量的极点:会场里人都满了。装得太满了。2.使满:满上这一杯吧!3.达到一定期限:假期已满。不满一年。4.全;整个:满身油泥。满屋子的烟。5.完全:满不在乎。满有资格。6.满足:满意。心满意足。7.骄傲:自满。满招损,谦受益。8.姓。9.满族:满人。
盘:1.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:茶盘。菜盘。托盘。2.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:字盘。棋盘。算盘。磨盘。3.回旋,回绕,屈曲:盘旋。盘桓。盘剥(辗转剥削)。盘曲。盘亘。盘郁(曲折幽深)。盘根错节。4.垒,砌:盘灶。盘炕。5.仔细查究:盘问。盘驳。盘察。盘查。盘货。盘算(细心打算)。6.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:开盘。收盘。7.转让(工商企业):出盘。招盘。受盘。8.搬运:盘运。9.量词:一盘磨。10.姓。
皆:都;都是:比比皆是。尽人皆知。有口皆碑。放之四海而皆准。
输:1.运输;运送:输出。输油管。输电网。输氧气。2.捐献(财物):输财助学。3.在较量时失败;败(跟“赢”相对):决不认输。输了两个球。
说到“满盘皆输”,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下棋时一步走错、全盘崩溃的画面。比如小明和爷爷下象棋,眼看胜利在望,却因为贪吃对方的车,导致自己的帅被将军,最终输掉整局。爷爷笑着说:“你看,这就是典型的满盘皆输!”
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游戏场景吗?当然不是。比如老王开餐馆,为了节省成本用了劣质食材,结果客人纷纷差评,不仅新客不来,连老顾客也流失了——这就是商业决策失误导致满盘皆输的现实案例。关键点在于,某个看似局部的错误引发了连锁反应,最终毁掉整体成果。
生活中如何避免这种困境?我的观察是,与其追求“绝对不能犯错”,不如建立容错机制。就像程序员写代码时会设置异常处理模块,我们做重要决定时也可以提前规划备选方案。比如小张创业做电商,虽然主推爆款产品,但同时也测试了三种不同价位的替代品,这样即便某个产品出问题,也不至于让整个店铺瘫痪。
再思考一个问题:满盘皆输和一败涂地有什么区别?前者强调由点到面的崩溃过程,后者更侧重结果本身。就像盖楼时偷工减料导致整栋楼倒塌是满盘皆输,而大楼盖好后遭遇地震垮塌则属于一败涂地。这种细微差别恰恰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精准魅力。
有意思的是,围棋高手李九段曾分享过他的心得:“我从不害怕局部失利,但会警惕那些可能引发系统性崩盘的选择。”这种思维方式其实适用于很多领域。工作中某个项目搞砸了不要紧,但如果这个失误动摇了客户对团队的整体信任,就需要格外警惕。
最后想说的是,满盘皆输的故事往往比成功学更让人警醒。它提醒我们:在关键节点上,比起计较眼前得失,更要考虑决策的涟漪效应。就像收拾行李箱时,与其纠结带哪双鞋,不如先确认身份证是否装好——有些东西一旦遗漏,真的会让整个旅程泡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