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ī rú chē zhóu
成语解释:滴:水滴,雨点。雨点大如车轴。形容雨大
成语出处:唐·释道世《法苑珠林·劫量》:“注大洪雨,其滴甚粗或如车轴,或复如杵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形容雨
繁体字形:滴如車軸
英文翻译:Drips like an axle
滴:1.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:滴水穿石。汗往下直滴。2.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:滴眼药。滴上几滴油。3.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:汗滴。水滴。4.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:一滴汗。两滴墨水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车:[chē]1.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:火车。汽车。马车。一辆车。2.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:纺车。滑车。水车。3.指机器:开车。车间。4.车削:车圆。车螺丝钉。5.用水车取水:车水。6.转动(多指身体):车过身来。7.姓。[jū]象棋棋子的一种。
轴:[zhóu]1.机械中主要零件之一。一般为金属圆杆,轮子和其他转动的机件绕着它或随着它转动:车轴。转轴。2.圆柱形的器物,可往上卷或绕上东西:线轴儿。画轴。3.量词。用于绕在轴上或卷在轴上的东西:两轴线。一轴山水画。[zhòu]旧时戏曲一次演出的几个节目中排在最末的一出戏叫大轴子;倒数第二出戏叫压轴子。
嘿,老铁们!今天咱来唠唠“滴如车轴”这个成语。啥?你第一次听?别慌,咱先掰扯掰扯它的意思。简单来说,“滴如车轴”就是形容雨点大得像车轴滚过地面,哗啦啦砸得人心里发颤。你品,你细品——车轴那么粗的雨滴,这得是多带劲的暴雨啊!
举个栗子:昨儿老王在菜市场买菜,突然天色一暗,雨点“滴如车轴”似的往下砸,卖西瓜的老张急得直跳脚:“这雨再下半小时,我这瓜都得泡成冬瓜汤!”您瞅,这画面感“唰”就立起来了不是?
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:“这成语和'倾盆大雨'有啥区别?”问得好!要我说,“倾盆大雨”像有人端着盆往下泼,重点在雨量;而“滴如车轴”更强调单个雨点的分量。就像吃火锅,一个是汤底浓郁,一个是毛肚片片厚实,各有各的味儿。
记得去年夏天我在杭州遇上雷阵雨,那雨点子砸在伞面上“咚咚”响,我当时脱口而出:“这不就是滴如车轴嘛!”同行的导游大哥直乐:“小伙子有文化啊,这词儿比'暴雨预警'生动多了!”您别说,用对成语真能让描述立马鲜活三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成语用起来也得看场合。要是给小朋友讲故事,换成“雨点像玻璃弹珠”可能更贴切;但要是写武侠小说,来句“暗器如雨,滴如车轴”,那气势“噌”就上来了。所以说啊,成语就像调料,得看菜下碟才够味儿。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:下次写作文描写天气,别总用“大雨滂沱”啦。试试“滴如车轴”,保准老师眼睛一亮,说不定还给你画个红圈圈重点表扬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