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òu jī dā cài
成语解释:拖泥带水,不爽利
成语出处:元·马致远《黄粱梦》第二折:“是你辱门败户先自歪,做的来漏齑搭菜,把花言巧语枉铺排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指不干脆
繁体字形:漏韲搭菜
英文翻译:A dish with a leaky spoon
漏:1.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、透出或掉出:壶里的水漏光了。2.物体有孔或缝,东西能滴下、透出或掉出:漏勺。锅漏了。那间房子漏雨。3.漏壶的简称,借指时刻:漏尽更深。4.泄露:走漏风声。说漏了嘴。5.遗漏:挂一漏万。这一行漏了两个字。点名的时候,把他的名字给漏了。
齑:1.捣碎的姜、蒜或韭菜的细末。2.细;碎:齑粉。
搭:1.支;架:搭桥。搭棚。喜鹊在树上搭了个窝。2.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:把衣服搭在竹竿上。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。3.连接在一起:两根电线搭上了。前言不搭后语。搭伙。搭街坊。4.凑上;加上:把这些钱搭上就够了。这个工作不轻,还得搭上个人帮他才成。差点儿连命也给搭上。5.搭配;配合:粗粮和细粮搭着吃。大的小的搭着卖。6.共同抬起:把桌子搭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。书柜已经搭走了。7.乘;坐(车、船、飞机等):搭轮船到上海。搭下一班汽车。搭国际航班。
菜:1.供作副食品的植物:菜市。白菜。菠菜。野菜。蔬菜。面有菜色。2.主食以外的食品:菜牛。菜畜。菜肴。菜谱。名菜。
“漏齑搭菜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原本用来形容做事不细致、丢三落四的状态。比如:“小明漏齑搭菜地整理报告,结果数据漏了一大半,被组长批评了半小时。”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?
问题来了:为什么这种“小事”值得用一个成语专门描述?生活中许多大问题往往源于细节疏忽。比如忘记关煤气导致火灾,或是合同漏看条款引发纠纷——这些看似“小错误”,实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。“漏齺搭菜”就像个警示灯,提醒我们:马虎的习惯可能正在酝酿风险。
最近朋友公司有个典型案例:实习生准备会议材料时漏印关键报表,虽然及时补救,但客户对团队专业度打了折扣。这让我想到,现代社会的信息过载反而放大了“漏齺搭菜”的破坏力——当任务多到处理不过来时,人们更容易在细节上“开天窗”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藏着积极启示。与其苛责自己事事完美,不如建立防错机制。比如医生手术前核对器械清单,程序员写代码时设置自动检查——用系统性方法弥补人为疏忽,既接纳人性弱点,又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。
下次发现同事总犯低级错误时,与其吐槽对方“太漏齺搭菜”,不如递杯咖啡说:“咱们做个检查清单怎么样?”毕竟,解决问题的智慧,永远比指责更有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