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ù liú zhěn shí
成语解释:犹言漱石枕流。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隐居生活
繁体字形:潄流枕石
英文翻译:Douliu pillow stone
漱:含水冲洗(口腔):漱口。用药水漱漱。嘴还没有漱干净。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枕:1.枕头:枕套。凉枕。2.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其他东西上:枕戈待旦。他枕着胳膊睡着了。3.姓。
石:[shí]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石。石灰石。石碑。石板。石器。见〖岩石〗。2.指石刻:金石。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石。4.姓。[dàn]容量单位,10斗等于1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、万石”等。)
“漱流枕石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先看个例子:老张辞职后在乡下租了个院子,每天听着溪水声起床,用鹅卵石当枕头午睡,朋友都说他这是现代版“漱流枕石”。这时候你可能要问:这成语到底啥意思?其实它源自《世说新语》,原本描述隐士用溪水漱口、拿石头当枕头的清贫生活,现在常用来比喻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现代社会谁真用石头当枕头啊?举个真实场景——互联网公司凌晨两点的办公室,程序员小王把连帽衫卷成临时枕头,用茶水漱了漱口继续改代码,同事开玩笑说这是“赛博版漱流枕石”。你看,这个成语早就跳出了字面意思,变成了对专注状态的生动描写。
这里有个关键问题:这种生活方式算不算逃避现实?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民宿行业数据显示,提供天然石材家具和山泉引水系统的房源,旺季预订率高出47%。这说明当代人不是真要模仿古人,而是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触碰自然元素。就像我周末去郊外徒步,带个保温杯装山泉水,坐在溪边石头上发呆,也算某种程度的精神“漱流枕石”。
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变成躺平的借口?不妨看看传统文化研究者李教授的解读:“漱流枕石”内核是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,就像陶渊明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骨气。去年爆火的露营经济或许印证了这点——人们愿意驱车三小时去搭帐篷,正是用现代方式实践着亲近自然的生活主张。
最近朋友群里流行个新说法:手机飞行模式就是电子漱流枕石。这个脑洞挺有意思,本质上都在创造与喧嚣保持距离的心理空间。我试过在地铁通勤时关掉通知,用降噪耳机听流水白噪音,竟真的有种“大隐隐于市”的奇妙体验。你看,传统文化意象完全能以崭新形态活在当下。
说到底,这个成语给现代人最重要的启示,或许不是具体的生活形态,而是提醒我们在物质洪流中守住精神锚点。就像茶道里说的“和敬清寂”,重点不在茶具价格,而在品茗时的心境。下次看到有人在地铁站捧着保温杯看电子书,说不定就是都市里的“漱流枕石”实践者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