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án zī àn zhǎng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
繁体字形:潜滋暗长
英文翻译:grow and develop secretly
潜:1.隐在水下:潜泳。潜到海底。2.隐藏;不露在表面:潜伏。潜流。潜移默化。3.秘密地:潜逃。4.指潜力:革新挖潜。5.姓。
滋:1.繁殖;生长:滋生。滋长。2.增添;加多:滋益。滋润。3.喷射:水管往外滋水。
暗:1.光线不足;黑暗(跟“明”相对,下同):太阳落山了,天色渐渐暗下来。2.隐藏不露的;秘密的:暗号。明人不做暗事。3.糊涂;不明白:暗昧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4.(颜色)浓重,不鲜明:暗紫。暗绿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“潜滋暗长”这个成语总让我想到春天墙角冒出的青苔——看似安静无声,但某天低头突然发现,它早已覆盖了整片砖石。比如同事间的误会,最初可能只是开会时一个眼神的误解,却在彼此心里悄然发酵,最终演变成团队合作的裂痕。
问:为什么看似微小的问题会“潜滋暗长”?就像阳台上忘记浇水的绿萝,最初只是蔫了一片叶子,但如果连续两周不处理,整株植物都会枯萎。人际关系中的矛盾、工作中的懈怠情绪,往往都始于某个未被重视的瞬间。
记得去年小区垃圾分类的推行,最初几周总有人把湿垃圾丢进可回收桶。物业没有立即张贴提醒告示,两个月后再看,错误投放率已经飙升到40%。这让我想到:负面习惯的养成,比我们想象得更具传染性。就像墨水滴在宣纸上,最初的扩散往往肉眼难察。
问:如何应对“潜滋暗长”的隐患?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舒展过程会有启发。当看到第一片茶叶开始下沉时,及时用茶滤隔离,就能避免整杯茶变得苦涩。工作中设置每周复盘机制,就像定期修剪盆栽,能让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现代人焦虑感的累积,很多时候也符合“潜滋暗长”的规律。手机里未读的工作群消息从3条变成300条,待办事项清单越拉越长,这些压力如同暗河般在心底流淌。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突然的爆发式努力,而是像园丁打理花园般的持续照料。
最近重读《道德经》时注意到,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”这句古语,恰好与“潜滋暗长”形成奇妙呼应。不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现象,那些真正改变格局的力量,往往都起步于微不可察的细节。这提醒着我们:在快节奏时代,保持对细微变化的敏感度,或许比应对显性危机更重要。
傍晚散步时看到邻居家竹篱笆下的新笋,突然意识到:自然界的“潜滋暗长”自带平衡机制——竹根在地下延伸三年才破土,但人类社会的许多变化,更需要我们主动建立预警系统。就像气象台监测台风胚胎,我们也该培养察觉生活暗流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