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uó
  • yīng
  • ěr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zhuó yīng xǐ ěr

成语解释:濯缨:洗涤冠缨;洗耳:不愿与闻世事。比喻避世守志,操行高洁

成语出处:《魏书·刘献之传》:“吾常谓濯缨洗耳,有异人之迹,哺糟歠醨,有同物之志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濯纓洗耳

英文翻译:Washing your ears with a tassel

濯缨洗耳的意思

濯:[zhuó]1.洗:濯足。2.〔濯濯〕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,如“濯濯童山”。3.祓除罪恶。[zhào]古同“”。

缨:1.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:帽缨儿。红缨枪。2.像缨的东西:萝卜缨儿。3.绳子:长缨。

洗:[xǐ]1.用水或汽油等去掉物体上的泥污:洗衣服。洗零件。2.清除:清洗。3.像用水洗净一样抢光或杀光:洗劫。洗城。4.印相的显影、定影:洗相片儿。5.把磁带上的录音、录像去掉。[xiǎn]姓。

耳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
成语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