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ǒ
  • hu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ǒ qī huī zǐ

成语解释:焚妻灭子。指毁弃家室。

成语出处:汉·杨雄《法言·渊骞》:“离(要离)也,火妻灰子,以求反于庆忌,实蛛蝥之劘也,焉可谓之义也?”李轨注:“离,山平人,而焚烧妻子,诈为吴雠,求信于庆忌,反而刺之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毁弃家室

繁体字形:火妻灰子

英文翻译:Wife and son

火妻灰子的意思
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
妻:[qī]妻子(qī·zi):夫妻。未婚妻。妻离子散。妻儿老小。[qì]把女子嫁给(某人)。

灰:1.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:炉灰。烟灰。2.尘土:灰尘。3.特指石灰:抹灰。4.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。5.消沉失望:灰心。
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
成语评论

火妻灰子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,是不是?其实它描述的是一种极端行为:为了追求某个目标,不惜毁掉自己的家庭。比如有人为了赚快钱,把房子抵押去赌博,结果妻离子散——这种“孤注一掷”的选择,正是成语的典型写照。

为什么要用这么残酷的比喻? 古代社会资源有限,人们常面临生存抉择。就像农民遭遇饥荒时,可能被迫烧掉自家茅屋换取耕地,这种无奈选择背后藏着生存智慧。但放在现代,这种行为更多体现的是价值判断的失衡。

在创业故事里常见这样的影子。老王抵押学区房开火锅店,三年后分店开遍全城,家人却已搬进出租屋。这让我想起《史记》里吴起杀妻求将的典故——当功利心吞噬人性温度,所谓的成功还值得追逐吗?

现代人该怎么理解这个成语? 或许可以看作警世钟。去年某科技公司CEO为上市强迫员工997,结果核心技术团队集体跳槽。这提醒我们:任何事业的基础都是人,牺牲核心关系换来的成就,就像沙滩上的城堡。

我倒觉得这个成语藏着辩证法。就像烧荒耕种会有短暂阵痛,但关键要看火候控制。朋友张姐辞职照顾重病婆婆,三年后老人康复,她反而在养老行业找到新事业。这种有度的牺牲,反而催生出新的可能。

说到底,“火”与“灰”的转化在于智慧。就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,看似失去官职,却收获了“采菊东篱下”的千古诗情。生活中的选择从来不是非黑即白,关键在于看清什么才是真正不能化为灰烬的珍贵之物。

"火妻灰子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