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ī fēi yān miè
成语解释:灰也飞散了;烟也消失了。比喻人的死亡;事物的消亡。
成语出处: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强虏灰飞烟灭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消失
繁体字形:灰飛煙滅
英文翻译:ashes to ashes
灰:1.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:炉灰。烟灰。2.尘土:灰尘。3.特指石灰:抹灰。4.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。5.消沉失望:灰心。
飞:1.(鸟、虫等)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:飞蝗。鸟飞了。2.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:飞行。明天有飞机飞上海。3.在空中飘浮游动:飞云。飞沙走石。飞雪花了。4.形容极快:飞奔。飞跑。飞涨。5.挥发:盖上瓶子吧,免得香味儿飞了。樟脑放久了,都飞净了。6.意外的;凭空而来的:飞灾。飞祸。流言飞语。7.姓。
烟:1.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:冒烟。2.像烟的东西:烟雾。3.烟气刺激:烟了眼睛。4.烟草或烟草的制成品:烟叶。吸烟。
灭:1.熄灭(跟“着(zháo)”相对):火灭了。灯灭了。2.使熄灭:灭灯。灭火。3.淹没:灭顶。4.消灭;灭亡:自生自灭。物质不灭。5.使不存在;使消灭:灭蝇。长自己的志气,灭敌人的威风。
“灰飞烟灭”这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事物彻底消失或被摧毁的状态。比如:“一场大火过后,老仓库里的旧文件全都灰飞烟灭,连一张纸片都没剩下。”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你联想到某种不可逆的结局?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成语只能用在物理层面的毁灭吗?”其实不然。比如在科技领域,我们也能说:“随着云端存储的普及,传统硬盘逐渐灰飞烟灭,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”这里不仅指实物的消失,更暗含技术迭代带来的变革。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“朋友间的误会若长期不沟通,信任可能像沙堡般灰飞烟灭。”此时成语的用法就跳脱了字面意义,转而描述抽象关系的瓦解。这种灵活运用让语言更有画面感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引发共鸣?或许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“彻底改变”的直观感受。从战火中的城池到手机里的旧照片,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经历各种形式的“灰飞烟灭”。有意思的是,这种看似悲壮的描述,换个角度看也包含着新生的可能性——就像森林大火后,新的植被会破土而出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解读。比如面对气候变化,有人会说:“如果再不行动,冰川消融的速度会让极地景观灰飞烟灭。”这种用法既保留原意,又赋予环保警示的现代意义,体现语言与时俱进的活力。
最后不妨思考:当我们说某事物“灰飞烟灭”时,是否总在强调结果?其实过程同样值得关注。就像烟花绽放的瞬间,璀璨与消散同时发生,或许这正是成语背后隐藏的哲学——事物的存在与消亡本就是一体两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