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o xīn rú fén
成语解释:焦:干燥到极点。费尽心思,万分忧虑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焦心如焚
英文翻译:Burning with anxiety
焦:1.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,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:烤得又焦又脆。衣服烧焦了。2.由于缺少水分,变得干枯、干燥:焦渴。唇焦舌燥。3.着急:心焦。焦急。4.指焦炭:炼焦。5.焦耳的简称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焚:烧:焚香。玩火自焚。忧心如焚。
“焦心如焚”这个成语,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。比如你负责筹备公司年会,临开场前发现订的餐车堵在高速上,两百号人饿着肚子等饭吃,这时候你反复打电话催物流、临时找备选方案、还要安抚同事情绪——这种火烧眉毛的焦虑感,就是“焦心如焚”最贴切的写照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心急如焚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两者都形容焦虑,但“焦心如焚”更强调心理层面的煎熬。比如高考查分前夜,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尽力,却还是控制不住反复刷新网页,手指在键盘上悬着又放下——这时候用“焦心如焚”更能传达那种自我对抗的焦灼感。
最近帮朋友处理租房纠纷时,我突然对这个成语有了新理解。中介突然毁约,距离搬家截止日只剩三天,朋友既要找新房源又要维权,整夜失眠嘴上起泡。我发现现代人“焦心如焚”的场景,往往伴随着多重压力的叠加,就像同时玩三个抛接球游戏,稍有不慎就会全盘崩溃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种强烈的焦虑感其实藏着生机。就像山火过后土地反而更肥沃,“焦心如焚”的状态常常逼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。上周看到新闻里那个连夜开发健康码程序的技术团队,他们的工作状态就是典型的“焦心如焚”,但最终用48小时完成了常规需要两周的任务。压力有时候真是创新的催化剂。
如何在“焦心如焚”时保持清醒?我的个人经验是把大问题切成小方块。就像拼图时先找边角,把“联系物流”“准备备用食物”“通知领导”拆解成具体动作清单,焦虑感会随着完成每个√而减弱。毕竟成语里的“焦心”是过程,不是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