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o méi kǔ liǎn
成语解释: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
成语出处:沙汀《困兽记》:“‘为了这一点事,你还不知道,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!’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指愁苦的神色
繁体字形:焦眉苦臉
英文翻译:wear a sad face a long face with knitted eyebrows
焦:1.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,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:烤得又焦又脆。衣服烧焦了。2.由于缺少水分,变得干枯、干燥:焦渴。唇焦舌燥。3.着急:心焦。焦急。4.指焦炭:炼焦。5.焦耳的简称。
眉:1.眉毛:浓眉。眉开眼笑。2.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:书眉。眉批。3.姓。
苦:1.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(跟“甘、甜”相对):苦胆。这药苦极了。2.难受;痛苦:苦笑。艰苦。愁眉苦脸。苦日子过去了。苦尽甘来。3.使痛苦;使难受: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,可苦了他了。4.苦于:苦旱。苦夏。5.有耐心地;尽力地:苦劝。苦干。苦思。勤学苦练。6.除去得太多;损耗太过:指甲剪得太苦了。这双鞋穿得太苦了,不能修理了。7.姓。
脸:1.头的前部,从额到下巴:圆脸。洗脸。2.(脸儿)某些物体的前部:门脸儿。鞋脸儿。3.情面;面子:丢脸。不要脸。4.(脸儿)脸上的表情:笑脸儿。把脸一变。
“焦眉苦脸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?其实它形容一个人因为烦恼或担忧而眉头紧皱、脸色发苦的样子。比如:“最近项目进度延迟,经理整天焦眉苦脸的,连午饭都没心思吃。”这个场景是不是很常见?生活中谁还没遇到过压力山大的时刻呢?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用‘焦眉’而不是别的词?”这里其实用了形象的比喻——眉头像被火烤焦一样紧锁,加上“苦脸”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煎熬感。比如:“孩子考试没考好,妈妈焦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,手里捏着成绩单半天没说话。”这种描写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情绪的重量?
成语的适用场景有哪些呢?举个工作中的例子:“客户临时改了需求,整个设计团队焦眉苦脸地加班到凌晨。”这种集体焦虑的状态,用四个字就生动勾勒出来了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更多用于形容短期压力,如果是长期抑郁状态,可能需要更专业的表达方式。
个人觉得,现代人其实更需要学会“焦眉苦脸后的自我调节”。就像上周我遇到方案被否时,先允许自己焦躁半小时,然后泡杯茶重新梳理思路——毕竟问题不会因为皱眉就自动解决。这种短暂的情绪释放反而能提高后续效率。
如何避免总是焦眉苦脸?试着把大问题拆解成小目标。比如:“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件,小王先是焦眉苦脸,后来把任务分成三部分,居然提前两小时完成了。”有时候换个角度处理问题,眉头自然就舒展了。生活就像解绳结,越是着急拉扯,结反而越紧。
最后想说,偶尔的焦眉苦脸是人之常情,但别让它成为常态。就像老话说的“眉头一皱,计上心来”,适当的压力能激发思考,关键是找到那个解决问题的开关。下次遇到烦心事时,不妨先做个深呼吸,说不定答案就在某个放松的瞬间蹦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