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ú
  • wèi
  • shēng
  • zhā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ú wèi shēng zhāng

成语解释:张、魏:都是姓,这里泛指人。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。

成语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六:“北都有妓女,美色而举止生梗,士人谓之‘生张八’。……野赠之诗曰:‘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。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’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

繁体字形:熟魏生張

英文翻译:Familiar with Wei and living with Zhang

熟魏生张的意思

熟:[shú]1.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(跟“生2”相对,2.—3.同):西瓜已经熟了。4.(食物)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:熟菜。饭熟了。5.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:熟皮子。熟铁。6.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:熟人。熟视无睹。这条路我常走,所以很熟。7.熟练:熟手。熟能生巧。8.程度深:睡得很熟。深思熟虑。[shóu]义同“”(shú)。

魏:1.周朝国名(前403—前225)。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河南北部、山西西南部,为秦所灭。2.朝代名。1.三国之一(220—265)。与吴、蜀并立。曹操子曹丕所建。占有黄河流域、淮河流域等地区,建都洛阳,国号魏,史称曹魏。为晋所灭。2.北朝之一(386—534)。鲜卑族拓跋珪所建。公元398年建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。公元439年统一北方,公元494年迁都洛阳,史称北魏,又称后魏、拓跋魏、元魏。后分裂为东魏(534—550)、西魏(535—556)。东魏为北齐所灭,西魏为北周所灭。
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
张:1.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:张嘴。张翅膀儿。张弓射箭。一张一弛。2.陈设;铺排:张灯结彩。大张筵席。3.扩大;夸张:虚张声势。4.看;望:东张西望。5.商店开业:新张。开张。6.a)用于纸、皮子等:一张纸。两张画。十张皮子。三张铁板。b)用于床、桌子等:一张床。四张桌子。七张犁。c)用于嘴、脸:两张嘴。一张脸。d)用于弓:一张弓。7.二十八宿之一。8.姓。

成语评论

熟魏生张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担心,咱们先拆开看。它其实形容一种“表面熟悉、实则陌生”的关系,比如邻居见面总笑着点头,但连对方姓什么都不知道。下面用几个例子帮你吃透它。

小刘调到新部门三个月了,每天和同事聊项目、点奶茶,甚至知道小王家的猫叫什么。可当领导问起“小刘和团队磨合得如何”时,大家突然卡壳——没人清楚他老家在哪、有什么特长。你看,这种“熟在工作流程,生在人品底色”的状态,不就是活生生的熟魏生张吗?

过年家族聚餐时更有意思。二舅妈能准确报出你毕业院校,却在你提到转行做设计师时瞪圆眼睛:“你不是学会计的吗?”亲戚们对你的认知,可能还停留在五年前的职业规划里。这时候你会发现,时间累积的未必是了解,有时候只是习惯性问候

有人要问:这种“半生不熟”的关系有害吗?我倒觉得不必焦虑。现代社会节奏快,不是每段关系都需要深交。关键是要识别哪些需要“加热”,比如合作伙伴;哪些保持“常温”就好,像快递站阿姨。就像吃火锅,毛肚要烫熟,黄瓜片生吃更爽脆——人际关系也讲究火候把控。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朋友圈点赞之交越来越多,能深夜打电话的朋友反而变少了。或许这就是数字时代的新型“熟魏生张”,隔着屏幕的热络,反而衬得线下交流更珍贵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试试主动跨半步——多问句“最近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吗”,说不定就能把生张炖成熟魏。

"熟魏生张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