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ù xī zǐ hé

成语解释:父劈柴,子担柴。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。

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》:“大丈夫贮蓄材术,树置功利,鎡基富贵,焯耀家邦,不当其身,而得于后;父析子荷,相去几何?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做事等

繁体字形:父析子荷

英文翻译:Disjunction lotus

父析子荷的意思

父:[fù]1.父亲:父子。老父。2.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:祖父。伯父。舅父。[fǔ]1.老年男子:田父。渔父。2.同“甫1”3.姓。

析:1.分开;散开:析居。条分缕析。分崩离析。2.分析:剖析。解析几何。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3.姓。
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
荷:[hé]荷花。参同“”[hè]1.背;扛:荷枪。荷锄。2.负担:重荷。3.书信用语。表示感谢:感荷。为荷。

成语评论

父析子荷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背后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场景。字面意思是“父亲劈柴,儿子扛柴”,说白了就是上一代干活、下一代接着干,强调的是一种代代相传的延续性。比如一个木匠父亲教会儿子手艺,儿子长大后也成了木匠,这就是典型的“父析子荷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子承父业’有啥区别?”其实核心差异在于“主动传承的过程”。“父析子荷”更强调两代人共同参与,父亲不仅教技术,还可能让儿子从小打下手,比如老中医让儿子背药方、抓药材,这就是动态的“传帮带”,而不只是简单接班。

举个例子:张大爷在村里开了三十年豆腐坊,儿子从六岁就开始帮忙磨豆子。现在儿子接手店铺,不仅保留了传统卤水点豆腐的工艺,还搞起了抖音直播卖货。这种“老手艺+新方法”的模式,不正是“父析子荷”在新时代的变形吗?

再想想那些百年老字号,为什么有的能活下来,有的却消失了?关键就在于是否做到了“析”与“荷”的平衡。我见过一家五代人做剪刀的家族,爷爷那一辈坚持手工锻打,孙子辈却引入了3D建模设计,既保住了手艺魂,又跟上了市场需求。这种传承中的创新,反而让老手艺更有生命力。

话说回来,现代社会跳槽转行太常见了,年轻人还愿意“荷”起父辈的担子吗?这其实是个双向选择。我认识个朋友,父亲是戏曲演员,硬逼他学唱戏,结果他转头去搞了游戏音乐创作。后来才发现,他在游戏配乐里融入了大量戏曲腔调——你看,这种“精神继承”或许比直接接手职业更有意思。

说到底,“父析子荷”不单是职业的延续,更是价值观和经验的传递。就像父亲教孩子骑自行车,最开始扶着后座跑,最后悄悄松手看着孩子自己前进。这种代际间的托举与放手,或许才是这个成语最温暖的注脚。

"父析子荷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