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iàn cháng mò jì
成语解释:见“片长薄技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沈葆桢《复奏洋务事宜疏》:“抑知片长末技,以备顾问,以供驱策,未尝不可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自谦
繁体字形:片長末技
英文翻译:The end of the film
片:[piàn]1.平而薄的物体:卡片。名片。2.切削成薄的形状:片肉片。3.少,零星:片段(整体当中的一段)。片刻。片面。片甲不存。4.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:分片儿开会。5.〔片假名〕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。6.量词,指面积、范围、景象、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:两片药。一片新气象。[piān]义同(一),用于“相片儿”、“电影片儿”等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末:1.东西的梢;尽头:末梢。秋毫之末。2.不是根本的、主要的事物(跟“本”相对):本末倒置。舍本逐末。3.最后;终了;末尾:春末。明末。末班车。上世纪末。4.末子:锯末。茶叶末儿。把药研成末儿。5.姓。6.戏曲角色行当,扮演中年男子,京剧归入老生一类。
技:1.技能;本领:技术。技巧。绝技。一技之长。黔驴技穷。无所施其技。2.姓。
你听说过“片长末技”这个成语吗?它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“片长”指细碎的小本领,“末技”则是非主流的技能,合起来形容那些看似花哨却不实用的能力。比如有人能用筷子夹起水里的肥皂泡,围观群众惊叹“好厉害”,但冷静下来一想——这技能除了表演,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?
来看个具体场景:公司年会上,小李用PPT做了会跳舞的立体字特效,赢得满堂喝彩。可季度汇报时,他花三小时调整动画却搞错了销售数据。这时候老板问:“报表里的核心数据为什么出错?”特效再酷炫,能弥补决策失误吗?这里就体现了“片长末技”的警示——专业技能就像金字塔,底层扎实才能托起顶端的创意。
有人可能会问:难道小众技能就不值得学习吗?当然不是!关键要看应用场景。就像会转笔的会计,平时作为兴趣无伤大雅,但在审计现场转着笔杆算错账目,问题就大了。我常跟团队说:“先把Excel函数练到肌肉记忆,再去研究动态图表特效。”毕竟,真正的专业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非表演性质的炫技。
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:短视频平台让各种“奇技淫巧”获得百万点赞,但真正推动行业进步的,往往是那些默默优化流程的“笨功夫”。就像建筑大师既要懂结构力学,也要会手绘效果图,但绝不会本末倒置。当我们在新技术浪潮中前行时,或许该常提醒自己:别让眼花缭乱的末技,模糊了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。
最近看到个案例很有意思:某网红厨师因“火焰炒冰激凌”视频爆火,实际开店三个月就倒闭。食客们发现,除了能拍15秒的炫技镜头,菜品口味还不如社区老餐馆。这恰好印证了餐饮业的本质——味道才是王道。任何行业都存在这样的底层逻辑,当我们为某个酷炫技能兴奋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个本事,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