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iú zhǔ fàn yuè
成语解释:牛渚:地名,在安徽当涂县;泛月:月夜划船游玩。比喻才士相逢,以文会友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袁宏传》:“谢尚时镇牛渚,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,会宏在舫中讽咏,声既清会,辞又藻拔,遂驻听久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牛渚泛月
英文翻译:Niuzhu moon
牛:1.哺乳动物。草食,反刍。家牛有黄牛、水牛和牦牛等。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;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;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。中国黄牛有秦川牛、南阳牛、鲁西黄牛、延边黄牛等;水牛有温州水牛、滨湖水牛等良种。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。2.比喻固执、倔强,也比喻威风、神气:牛脾气。牛哄哄。他的样子可真牛。3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4.牛顿的简称。
渚:水中的小块陆地:江渚。
泛:1.漂浮:泛舟。泛萍浮梗。沉渣泛起。2.透出;冒出:脸上泛红。泛出香味儿。3.广泛;一般地:泛论。泛指。4.肤浅;不深入:浮泛。空泛。5.泛滥:黄泛区(黄河泛滥过的地方)。“氾”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“牛渚泛月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其实它出自李白的诗句,本意是描绘牛渚矶(今安徽马鞍山)的月夜泛舟场景。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“深夜加完班,他独自走到江边散步,月光洒在波纹上,倒真有点‘牛渚泛月’的意境。”这里用成语不是为了显摆文采,而是为了表达一种“忙碌中突然被自然之美打动”的微妙心情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普通赏月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“泛”这个动作。想象你坐在摇晃的小船上,月光随着水波忽明忽暗,这种动态的、沉浸式的体验,比静态赏月多了份随波逐流的闲适感。就像现代人刻意关掉手机去露营,追求的正是这种脱离掌控的松弛。
再举个反向案例:“网红景点人挤人拍月亮,滤镜调得比霓虹灯还艳,这和‘牛渚泛月’的淡泊完全背道而驰。”这里用成语作对比,批评的是过度包装的自然体验。真正的意境不需要十级美颜,就像古人不需要打卡发朋友圈,纯粹享受当下就足够。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它自带“场景说明书”。四个字就能召唤出江水、轻舟、月光、晚风这些元素,比直白描写更留有余韵。就像水墨画的留白,给现代人一个逃离996的想象出口——未必真要划船赏月,能在通勤地铁上望着窗外发会儿呆,也算种低成本的诗意了。
最后打破一个误区:“牛渚泛月”不是只能用在文艺场景。同事熬夜改方案时突然灵感迸发,也能调侃说“您这黑眼圈配咖啡杯,倒有几分赛博版牛渚泛月的悲壮”。老成语嫁接新语境,反而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幽默感,文化的生命力不就在这儿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