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iú dǐng pēng jī
成语解释: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。比喻大材小用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边让传》:“函牛之鼎以烹鸡,多汁则淡而不可食,少汁则熬而不可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大材小用
繁体字形:牛鼎烹鶏
英文翻译:break a butterfly on the wheel
牛:1.哺乳动物。草食,反刍。家牛有黄牛、水牛和牦牛等。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;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;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。中国黄牛有秦川牛、南阳牛、鲁西黄牛、延边黄牛等;水牛有温州水牛、滨湖水牛等良种。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。2.比喻固执、倔强,也比喻威风、神气:牛脾气。牛哄哄。他的样子可真牛。3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4.牛顿的简称。
鼎:1.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,圆形,三足两耳,也有方形四足的。2.比喻王位、帝业:定鼎。问鼎。3.大:鼎力。鼎言。4.锅。5.姓。6.正当;正在:鼎盛。
烹:1.煮(菜、茶):烹饪。烹调。2.烹调方法,先用热油略炒,然后加酱油等作料搅拌,随即盛出:烹对虾。
鸡:1.家禽,品种很多,嘴短,上嘴稍弯曲,头部有红色的肉冠。翅膀短,不能高飞。也叫家鸡。2.(Jī)姓。
“牛鼎烹鸡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滑稽——谁会用煮牛的大锅去煮一只鸡呢?可生活中类似的场景还真不少。比如公司花高价请来技术专家,结果让他每天整理表格数据,这不就像用青铜鼎炖鸡汤吗?
为什么人们会犯这种“高射炮打蚊子”的错误?很多时候是因为决策者没想清楚实际需求。就像装修房子时买了个工业级切割机,结果只是用来裁剪纸箱,既浪费钱又占地方。关键是要先明确:我们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?
上周我碰到个有意思的案例:社区图书馆购置了价值十万的智能借阅系统,最后发现读者更喜欢传统的手工登记。馆长后来感慨:“这套系统能管理百万藏书,但我们馆总共才两万本书。”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说明,资源配置就像穿鞋,合脚比昂贵更重要。
这种错配能避免吗?当然可以!我观察过效率高的工作团队有个共同点:他们做任务分配时会先画“能力地图”。比如让擅长沟通的同事接待客户,安排细致的人核对数据,就像不会拿菜刀切生日蛋糕,每个工具都有最适合的位置。
有趣的是,有时候“牛鼎烹鸡”也能歪打正着。朋友公司曾把人工智能团队调去开发年会抽奖程序,结果他们做出了能预测中奖概率的趣味系统。不过这种特殊情况就像用航天材料做晾衣架——虽然结实,但终究不是常态。
当我们再遇到资源浪费的情况,不妨先按下暂停键。问问自己:这个解决方案是否匹配问题的规模?就像中医讲究“对症下药”,现代社会更需要“精准投放”的智慧。毕竟,用茶壶煮饺子还是用蒸锅,出来的效果大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