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u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uān tù jǜ bì

成语解释:比喻双方同归于尽。
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韩子卢者,天下之疾犬也;东郭逡者,海内之狡兔也。韩子卢逐东郭逡,环山者三,腾山者五,兔极于前,犬废于后,犬兔俱罢,各死其处。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同归于尽

繁体字形:犬兎俱斃

英文翻译:Kill both the dog and the rabbit

犬兔俱毙的意思

犬:狗:警犬。猎犬。牧犬。军用犬。丧家之犬。鸡鸣犬吠。

兔:哺乳动物,头部略像鼠,耳大,上唇中间分裂,尾短而向上翘,前肢比后肢短,善于跳跃,跑得很快。有家兔和野兔等。肉可以吃,毛可供纺织,毛皮可以制衣物。通称兔子。

俱:[jù]全;都:百废俱兴。面面俱到。[jū]姓。

毙:1.死(用于人时多含贬义):毙命。击毙。牲畜倒毙。2.枪毙:昨天毙了一个抢劫杀人犯。3.仆倒: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
成语评论

犬兔俱毙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个动物故事,但它背后其实藏着深刻的生活智慧。比如公司里两位同事为了争夺晋升机会,互相拆台、拖延对方的工作进度,结果项目整体延期,两人反而都被领导批评。这时候可以说:“他俩的争斗简直是犬兔俱毙,谁也没捞着好处。”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?其实这个成语源自《战国策》里的寓言:猎犬追捕野兔,两者拼命争斗,最后双双力竭而亡。这就像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把精力全花在“压倒对手”上,反而忽略了共同目标。比如两家奶茶店疯狂打折抢客,最后利润全被压垮,双双关门——这不就是现代版的“犬兔俱毙”吗?

我自己遇到过类似情况:小区里两户人家因为停车位争执不下,干脆用自行车占位,结果谁都停不了车。后来物业重新规划车位,大家反而能和平共处了。这件事让我意识到,很多矛盾未必需要“拼个你死我活”,换个思路可能柳暗花明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当代职场尤其值得玩味。有次看到团队里两个设计师较劲,非要比谁的设计更“高级”,结果方案过于复杂被客户否决。反倒是后来他们合作设计的简约版方案获得了认可。可见“犬兔俱毙”不仅是警示,更在提醒我们:对抗之外,永远存在第三条路。

下次遇到针锋相对的情况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与其拼到精疲力尽,不如停下来想想:我们是真的在解决问题,还是在为了较劲而较劲?有时候退一步看到的风景,可能比死磕到底更值得期待。

"犬兔俱毙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