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kuáng
  • fēng
  • làng
  • dié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uáng fēng làng dié

成语解释: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

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紫燕黄莺,绿柳丛中寻对偶;狂蜂浪蝶,夭桃队里觅相知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放荡的男子

繁体字形:狂蜂浪蜨

英文翻译:lascivious men

狂蜂浪蝶的意思

狂:1.精神失常;疯狂:发狂。丧心病狂。2.猛烈;声势大:狂风。狂奔。3.纵情地、无拘束地(多指欢乐):狂喜。狂欢。4.狂妄:狂言。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。

蜂:1.昆虫。种类很多。有的成群生活,有毒刺,如蜜蜂、胡蜂;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,捕食小虫,如蜾蠃(luǒ);有的营寄生生活,如寄生蜂;有的危害植物,如叶蜂。2.比喻成群地:蜂聚。

浪:1.波浪:风平浪静。乘风破浪。白浪滔天。2.像波浪起伏的东西:麦浪。声浪。3.没有约束;放纵:放浪。浪费。4.逛:到街上浪了一天。5.姓。

蝶:蝴蝶的简称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狂蜂浪蝶”这个成语,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?或许是一群蜜蜂蝴蝶乱飞乱舞的场景。不过它的实际含义可有趣多了——常用来形容那些轻浮花心、到处招惹异性的人。比如:“朋友聚会时,总有人像狂蜂浪蝶一样围着新来的女生献殷勤,搞得场面有点尴尬。”你看,用这个词是不是既生动又带点调侃?

为什么要用“蜂蝶”来比喻人呢?其实古人早就观察到,蜜蜂采蜜时四处流连,蝴蝶在花丛中翩跹不定,这和某些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很像。有个真实案例: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总爱对每个女同事说暧昧玩笑,前辈私下议论:“这孩子像狂蜂浪蝶似的,心思全不在工作上。”既点出了问题,又保留了批评的余地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闺蜜群里常有人吐槽相亲对象。“上周见的那个男生,刚加微信就同时撩三个姑娘,简直是现代版狂蜂浪蝶!”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古典韵味,又融入了手机社交的时代特征,是不是特别鲜活?

当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成语吗?在我看来,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,精准的形象化表达越珍贵。比如描述网络主播同时讨好多个榜一大哥,用“直播间里的狂蜂浪蝶”远比直白的“花心”更有画面感。不过要注意语境,这个词更适合私下调侃,正式场合可能会显得不够礼貌。

有趣的是,现在这个词也衍生出了新用法。有个美妆博主曾自嘲:“我这人试口红就像狂蜂浪蝶,见一支爱一支。”把原本形容人的词汇用在消费行为上,反而产生了意外的幽默效果。这种灵活运用恰恰说明,传统文化元素完全可以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。

下次参加社交活动时,不妨留意观察:那些忙着四处搭讪却浅尝辄止的身影,是否让你联想到花丛中忙碌的蜂蝶?或许这就是语言跨越时空的奇妙之处——几百年前的观察,至今仍在人际交往中上演着相似的故事。

狂蜂浪蝶的造句

  1. 造句 为了摆脱狂蜂浪蝶的骚扰,为了购物有个跟班随从,为了睡觉有个人抱抱。本人将于****年**月**日**时公开招聘一名贴身跟班,特举行盛大的招聘活动,敬请准时参加酒会!
  2. 造句 因为容貌动人,她的身边无时不刻围绕着贪婪的狂蜂浪蝶,同性更因嫉妒对她充满敌意。
  3. 造句 文山见这于斗中的样子,八成就是风灵儿身边的狂蜂浪蝶之辈了,眼神轻浮,哪有大派核心弟子的风范。
  4. 造句 结果你把她身边那些狂蜂浪蝶都赶走了,自己却成为了大小姐的入幕之宾。
  5. 造句 而绝代风华的??很快在学院掀起滔天巨浪,狂蜂浪蝶前仆后继,一日间曾有多达十数起的斗殴事件在两人眼前上演。
  6. 造句 谁狂蜂浪蝶?谁不三不四?萧若惜,你少在那里血口喷人,给我说清楚了!
  7. 造句 不说学校里的男生如狂蜂浪蝶一样,明知道是飞蛾扑火,只会成为她的玩物,没有任何人能真正的触摸到她,依旧悍不畏死的冲上去。
  8. 造句 这样,下次我不在的时候,还有这种狂蜂浪蝶,直接让大黄把他们给轰走。
  9. 造句 不会又是仰慕我老爸美色,想要走曲线救国路线,从我这里打开缺口的狂蜂浪蝶吧?
  10. 造句 必须是对等的,如果男人首先对不起女人在外面粘花惹草,那自然不能怪女人在外面招引狂蜂浪蝶。

"狂蜂浪蝶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