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ǒu tóu jūn shī
成语解释: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。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。
成语出处:《何典》第十回:“次日,又宣众鬼入朝,论功行赏;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,地里鬼为狗头军师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狗頭軍師
英文翻译:a person who offers bad advice
狗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,舌长而薄,可散热,毛有黄、白、黑等颜色。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,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,有的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军:1.军队:我军。陆军。解放军。参军。裁军。生产大军。劳动后备军。2.军队的编制单位,下辖若干师:第一军。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军。3.(Jūn)姓。
师:1.传授知识、技术的人:教师。2.掌握某种专门知识、技术的人:工程师。理发师。3.效法:师法。4.榜样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5.军队:出师。劳师动众。6.军队编制单位。在军之下,团之上。7.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师母。师兄。8.对和尚、尼姑的尊称:禅师。师太。
“狗头军师”到底是个什么角色?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出馊主意的人——比如朋友聚会时,有人一拍大腿说:“咱们凌晨三点去爬山看日出吧!现在立刻出发!”结果一群人困得东倒西歪,到了山顶发现阴天。这种看似聪明实则离谱的建议,就是典型的“狗头军师”作风。
为什么用“狗头”来比喻呢?古人认为狗既有忠诚的特质,也有冒失的一面。就像电视剧里土匪窝的师爷,总爱捻着胡子出些抢劫官府粮仓的主意,结果害得整个山寨被官兵围剿。这种反差恰恰说明: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,拍脑袋决策往往要付出代价。
现实中的参谋和狗头军师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是否考虑可行性。公司会议上,真正的智囊会拿着数据说:“根据用户调研,我们可以尝试A方案,但需要先解决这三个技术难点。”而狗头军师可能会挥舞手臂喊:“直接做元宇宙产品!现在最火!”却说不清具体怎么落地。
有人问:难道不能允许试错吗?这里藏着成语的深层智慧——关键不在对错,而在责任。就像玩游戏时胡乱指挥队友冲锋,输了还怪别人操作不好,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才是问题核心。真正的军师会提前说明风险,而狗头军师往往只说“赢了算大家的,输了算我的”,结果真出事时跑得最快。
我在创业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。曾有合作伙伴极力主张开发某个功能,声称“绝对引爆市场”。当我们投入三个月后发现用户根本不买账,追问原因时对方却说:“可能是宣传没到位”。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:辨别建议质量不能只看热情度,更要看逻辑链条是否完整。
下次遇到出主意特别积极的人,不妨多问几句:“这个方案需要哪些资源支持?”“最可能卡在哪个环节?”“如果失败有什么补救措施?”你会发现,靠谱的建议者早把这些想清楚了,而狗头军师往往会被问得支支吾吾。保持开放心态很重要,但带着思考接纳建议更重要——毕竟,谁都不想当那个半夜三点在山顶吹冷风的冤种队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