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ǒu jí tiào qiáng
成语解释:狗急了;能跳墙。比喻走投无路时;不顾一切、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。
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含贬义
繁体字形:狗急跳墙
英文翻译:a dog will leap over a wall in desperation
狗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,舌长而薄,可散热,毛有黄、白、黑等颜色。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,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,有的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急:1.急躁;着急:急性子。急着赶路。2.使着急:眼看要开演了,小王还不来,真急人。3.匆促;迅速。与“缓”相对:急促。水流很急。4.迫切;情况严重:急事。情况紧急。5.紧急严重的事情:救急。当务之急。6.热心做;热心帮助:急公好义。急人之难。
跳:[tiào]1.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:跳跃。跳水。跳荡。跳跶。跳高。跳远。跳舞。弹(tán)跳。暴跳如雷。跳梁小丑(指上蹿下跳,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)。2.越过:跳班。跳棋。跳槽。3.一起一伏地动:心跳。眼跳。心惊肉跳。[táo]古同“逃”。
墙:用砖、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:砖墙。城墙。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被逼急的狗会跳墙?这个成语背后藏着有趣的心理机制。小明被公司要求三天内完成月工作量,他熬夜通宵赶工,就像「狗急跳墙」里的主角,在极限压力下爆发出平时没有的拼劲。
当有人问:「这种极端反应真的有效吗?」我们可以观察菜场张阿姨的故事。她的水果摊遭城管驱赶时,情急之下推出「买西瓜送勺子」的创意,结果销量翻倍。这印证了成语揭示的真理:危机有时能激活意想不到的解决能力。
不过有个关键问题值得思考:跳墙的狗后来怎样了?就像我邻居老王炒股亏损后孤注一掷加杠杆,虽然短期回本,但长期养成了冒险习惯。这提醒我们,应急策略就像止疼药,治标不治本。
现代生活中,这个成语有了新注解。上周参加创业者沙龙,听到个有趣案例:某团队资金链断裂前夕,果断把产品从付费改为免费+广告模式,反而打开新市场。这种被压力激发的转型智慧,正是成语的升级版演绎。
从心理学角度看,适度压力确实能提升肾上腺素水平。就像学生时代考前突击复习,往往能记住平时学不会的知识点。但就像弹簧不能永远紧绷,关键要学会在「跳墙」之后安装缓冲垫——比如建立应急预案,避免总是背水一战。
观察自然界会发现,狐狸被追时会突然折返跑,章鱼遇到危险就喷墨遁逃。这些生物的本能反应,和「狗急跳墙」形成跨物种呼应。或许人类发明的这个成语,正是对生存智慧的朴素总结。
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:墙的高度决定成败。就像古代战争中,守城方常故意降低城墙高度,诱敌深入再围剿。这启示我们,面对压力既要保持突破的勇气,也要学会判断「墙」的另一面究竟是生机还是陷阱。
在职场见过两种典型反应:A同事遇到难题就疯狂加班,B同事则会申请资源重组团队。十年后跟踪发现,B同事的职业发展更平稳。这说明「跳墙」式的应激反应,需要进化成系统性的问题解决能力才可持续。
下次当你感觉被生活逼到墙角时,不妨做个深呼吸,把这当成升级认知系统的机会。就像游戏里的BOSS战,闯过关卡就能获得新技能。毕竟,墙的存在不只是阻碍,也可能是通向新维度的传送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