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ǒu pí gāo yào
成语解释: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。比喻骗人的货色
成语出处:刘复《自序》:“再往下说,那就是信口开河,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骗人的货色
繁体字形:狗皮膏藥
英文翻译:dogskin plaster
狗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,舌长而薄,可散热,毛有黄、白、黑等颜色。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,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,有的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皮:1.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:牛皮。荞麦皮。碰掉了一块皮。2.皮子:皮箱。皮鞋。皮袄。3.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包袱皮儿。新书最好包上皮儿。4.(皮儿)表面:地皮。水皮儿。5.(皮儿)某些薄片状的东西:铅皮。豆腐皮儿。6.有韧性的:皮糖。7.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:花生放皮了,吃起来不香了。8.顽皮:调皮。这孩子真皮。9.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:老挨说,他早就皮了。10.姓。
膏:[gāo]1.脂肪,油;肥肉:焚膏继晷(guǐ)。2.糊状的东西:牙膏。药膏。3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在常温时为固体、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。可分为内服膏、外贴膏、外敷膏:益母草膏。狗皮膏。紫草膏。4.肥沃:膏壤。[gào]1.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,使润滑:膏车。2.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:膏笔。
药:1.一种可以治病的物品(多指能吃的、敷的或熏洗的)。2.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:火药。杀虫药。3.医治:不可救药。4.毒杀:药老鼠。
“狗皮膏药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纠缠不休、难以摆脱的人或事物。比如邻居张阿姨总爱拉着人推销保健品,从菜市场到小区门口,只要遇见熟人,她就像贴了狗皮膏药似的,非要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才罢休。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生动地展现了成语的意味?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膏药”作比喻呢?其实这和旧时民间医疗有关。过去狗皮膏药是常见的跌打损伤贴剂,一旦贴上就很难撕掉,这种物理特性恰好契合了“难以摆脱”的语义。就像如今某些电话推销,接通后对方滔滔不绝,你连插话挂断的机会都没有。
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有了新演绎。比如追剧时突然弹出的页游广告,关掉一个又弹三个,简直比传统膏药还黏人。再比如某些APP的自动续费功能,像隐形膏药般悄悄生效,等用户发现时已被扣费。这些例子都延续了成语“强行附着”的核心特征。
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。有创业者自嘲道:“我们做地推时就像人形狗皮膏药,但产品确实能解决用户痛点。”这提醒我们:当“黏性”用对地方,比如优质客服的持续跟进,反而能建立信任。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创造价值,而非单纯消耗他人耐心。
观察发现,年轻人使用这个成语时更富创意。朋友曾吐槽:“我妈的养生文章分享堪比狗皮膏药套餐,每天早中晚准时送达。”这种幽默化表达既保留了成语精髓,又增添了时代气息。语言就像活水,总在流动中保持生命力。
面对生活中的各种“膏药现象”,或许我们可以多些理解。就像膏药本身具有治疗作用,某些看似烦人的坚持背后,可能藏着未被察觉的善意。当然,如果确实感到被冒犯,温和而坚定地设立界限,也是现代社交的必备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