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ì kāng jí mǐ
成语解释:狧:通“舐”,用嘴舔。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,逐步进逼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吴王濞列传》:“语有云之,‘狧糠及米。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狧糠及米
英文翻译:Chaff and rice
狧:[tà]1.狗吃食。2.狗咬人。[shì]古同“舐”,用舌头舔:“语有之曰:‘~糠及米。’”
糠:1.稻、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(多指脱下来的):米糠。糠菜半年粮(形容生活贫困)。2.发空,质地松而不实(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):糠心儿。萝卜糠了。
及:1.达到:波及。普及。及格。目力所及。由表及里。将及十载。2.赶上:及时。及早。望尘莫及。3.比得上:论学习,我不及他。4.推及;顾及: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。5.姓。6.用“及”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,主要的成分放在“及”的前面。
米:1.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。特指稻米:小米。花生米。米饭。2.长度单位。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/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。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。
“狧糠及米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的意思其实非常贴近生活。想象一下,有人原本只是贪便宜买了发霉的糠喂鸡,结果连储存的大米也被老鼠咬坏了——这就是“由小问题引发大麻烦”的生动写照。
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哪些场景?比如公司里某位员工经常迟到,主管觉得“偶尔迟到不算大事”没有及时处理。结果其他同事看到后也开始效仿,最终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。这时候就可以说:“管理松懈真是狧糠及米,小问题不管就酿成大患。”
有个有趣的现象是,人们往往对明显的危机保持警惕,却容易忽略那些看似无害的细节。就像去年我家阳台的排水口堵了片落叶,当时觉得“等下雨再清理”,没想到雨季来临时积水倒灌,把新铺的木地板全泡坏了。这种“小事拖成大问题”的教训,恰恰印证了成语背后的智慧。
为什么小问题容易蔓延?心理学中的“破窗效应”给出了科学解释:当环境中出现未被修复的损坏迹象,会传递出“这里没人管”的信号。就像街角的涂鸦如果没人清理,很快整条街都会布满 graffiti。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正是“狧糠及米”揭示的客观规律。
在职场观察中发现,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个共同点:他们像园丁修剪枝条那样,及时处理团队中的小摩擦。上周参加行业论坛时,有位创业者分享的经验让我印象深刻。她说自己要求团队“当日事当日清”,哪怕只是客户随口提的小建议也要记录在案,“与其等小抱怨发酵成公关危机,不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”。这种防微杜渐的思维,或许就是应对“狧糠及米”的最佳策略。
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个成语的现代版演绎。智能手机依赖症就是个典型例子:最初只是上厕所刷几分钟短视频,渐渐变成吃饭走路都机不离手,最后演变成严重的注意力分散。如果我们能在每次想摸手机时多问自己“这个动作会不会成为狧糠及米的开始”,或许就能更清醒地把握生活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