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áng gù jūn jīng
成语解释:狼顾: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,比喻后顾之忧;麇:獐子。比喻惊恐万状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大王诚纵兵剽系,恐江岭以南,向化心沮,狼顾麇惊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狼顾麇惊
英文翻译:Wolf's attention
狼:哺乳动物,外形像狗,面部长,耳朵直立,毛黄色或灰褐色,尾巴向下垂。昼伏夜出,冬天常聚集成群,性凶暴,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,有时也伤害人。
顾:1.回头看;泛指看。例:回顾。举目四顾。2.拜访:三顾茅庐。3.照管;注意:奋不顾身。顾大局。4.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:惠顾。顾客。5.文言副词。反而:足反居上,首顾居下。6.文言连词。但是;只是:虽年高,顾精神不减。
麇:[jūn]古书上指獐子。[qún]成群:麇集。麇至。
惊: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惊慌。吃惊。2.惊动:打草惊蛇。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惊了。
“狼顾麇惊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,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。狼回头张望叫“狼顾”,麇鹿受惊逃跑叫“麇惊”,合起来形容人极度警惕、稍有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安的状态。比如可以这样用:“深夜加完班回家,楼道里突然传来脚步声,他顿时狼顾麇惊,攥紧了钥匙串,直到看清是邻居才松了口气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和“草木皆兵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两者都描述过度警惕,但“狼顾麇惊”更强调主动防备的动作。就像野营时总担心帐篷外有野兽的人,明明周围很安全,却每隔半小时就要打着手电筒检查——这种既警觉又略带神经质的状态,用“狼顾麇惊”就特别贴切。
再举个职场例子:“新上任的部门主管对每个数据报表都要反复核对三遍,下属开玩笑说他‘狼顾麇惊得像在排雷’,他却认真地说:‘现在行业竞争激烈,宁可多检查,也不能让一个小数点毁了项目。’”这里既体现了成语的负面色彩(过度紧张),也带出了积极态度(责任心强)。
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心态?我的观察是:信息爆炸时代,我们就像24小时开机的雷达,既要防着工作群消息,又要提防社交媒体的舆论风险。上周朋友就因为没及时回复客户微信,被投诉“态度冷淡”,现在他连洗澡都带着手机进浴室——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“狼顾麇惊”?
不过换个角度看,适度警觉未必是坏事。就像古人说的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”。有次在山区徒步,向导教我们走路要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”,既要留意脚下碎石,也要注意树丛动静。这种清醒而不焦虑的状态,或许才是“狼顾麇惊”的正面打开方式。
下次开会时如果看到同事因为领导突然点名而手忙脚乱翻资料,不妨用这个成语调侃:“别狼顾麇惊啦,上周的方案不是已经通过了吗?”生活需要警惕,但更需要学会区分真实威胁与虚假警报。就像老司机开车,既不会闭眼狂飙,也不会因为一片落叶急踩刹车——找到那个平衡点,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