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āi sān huà wǔ
成语解释:喝酒时划拳行酒令
成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3回:“差人道:‘今日且吃酒,明日再说。’当夜猜三划五,吃了半夜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行酒令
繁体字形:猜三划五
英文翻译:Guess three and five
猜:1.推测:猜谜。2.疑心:两小无猜。
三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3.姓。
划:[huá]1.拨水前进:划船。划桨。2.合算:划得来。划不来。划得着。划不着。3.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、擦过去:划玻璃。划根火柴。手上划了一个口子。[huà]1.计划:筹划。策划。2.同“画2”。[huai]见“㓦划”。
五:1.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姓。3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。相当于简谱的“6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明明大家说的都是中文,却感觉像在听天书?比如朋友突然说"这事得猜三划五",你会不会满头问号?
核心问题来了:"猜三划五"到底是什么意思?其实这是"三下五除二"的民间变体说法,源自珠算口诀,原本指快速完成运算,现在多用来形容做事干脆利落。就像我们拆快递时,看到胶带缠绕的箱子,直接抄起美工刀"唰唰"两下就打开,这种爽快劲儿就特别符合"三下五除二"的意境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周末大扫除时,妈妈看着堆满杂物的储藏室皱眉头,爸爸却撸起袖子说:"看我的!"只见他先把物品按用途分类,接着该扔的扔、该留的留,最后擦拭归位,整个过程行云流水。妹妹端着水杯过来时,储藏室已经焕然一新,这就叫"三下五除二搞定"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代智慧。珠算作为传统计算工具,口诀里"三下五除二"本指拨动算珠的特定手法,后来演变成效率的代名词。这让我想到现代职场中的"番茄工作法",其实都是在用特定方法提升效率,可见古今中外追求效率的心智是相通的。
个人认为,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,掌握"三下五除二"的处事能力尤为重要。但要注意区分"高效"和"急躁",就像切菜既要讲究刀工快,也要小心别切到手。试着把复杂任务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,你会发现很多事其实都能干净利落地完成。
下次看到同事十分钟搞定PPT排版,或是外卖小哥同时送三单还不超时,不妨笑着夸一句:"您这三下五除二的功夫真厉害!"既传神又有趣,说不定还能收获对方会心一笑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