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āo
  • ér
  • shǔ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āo ér kū shǔ

成语解释:比喻假慈悲,伪装同情

成语出处:吴组缃《一千八百担》:“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,都是猫儿哭鼠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假慈悲

繁体字形:貓兒哭鼠

英文翻译:Cat crying mouse

猫儿哭鼠的意思

猫:[māo]1.哺乳动物,面部略圆,躯干长,耳壳短小,眼大,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,四肢较短,掌部有肉质的垫,行动敏捷,善跳跃,能捕鼠,毛柔软,有黑、白、黄、灰褐等色。种类很多。2.躲藏:猫在家里不敢出来。[máo][猫腰](máo∥yāo)同“毛腰”。

儿:1.雄性的:儿马。儿狗。2.后缀(注音作r)。3.名词后缀,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儿、棍儿、窟窿儿、小车儿。b)表示词性变化:吃儿、盖儿、卷(juǎn)儿(动词名词化);亮儿、尖儿、零碎儿(形容词名词化)。c)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:门儿、根儿、油水儿。d)区别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儿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儿(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)。4.少数动词的后缀:玩儿。火儿。参看〖儿化〗。“兒”

哭: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,有时候还发出声音:哭诉。放声大哭。

鼠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一般身体小,尾巴长,门齿很发达,没有犬齿,毛褐色或黑色,繁殖力很强,有的能传播鼠疫。通称老鼠,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
成语评论

大家可能听过“猫儿哭鼠”这个成语,但它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?简单来说,这就像一只猫对着老鼠掉眼泪——表面同情,心里可能正盘算着怎么下嘴。这种“假慈悲”的行为,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。

比如同事小王总在办公室抱怨:“哎呀,老张被裁员太可怜了!”可上周他还偷偷跟领导打小报告。这时候用“猫儿哭鼠”形容他再合适不过,嘴上说着关心,实际行为却背道而驰。这种反差是不是让你联想到某些熟人?

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表里不一的表现呢?心理学研究发现,这可能源于自我保护机制。就像童话里大灰狼披羊皮,有些人通过伪装善意来获取信任或逃避责任。但长期来看,这种虚假姿态反而会损害人际关系。

我个人观察发现,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行为有升级趋势。朋友圈里点蜡烛哀悼明星的,可能连对方作品都没看过;直播间里喊着“家人们支持我”的主播,转头就把粉丝当韭菜。识别这些“现代版猫哭鼠”,关键要看行为是否持续且一致。

面对这种现象也不必过于悲观。古人早就教我们“路遥知马力”,时间会检验真心。与其计较他人是否作秀,不如专注做好自己。当你遇到真正的困难时,那些默默帮忙却不发朋友圈的人,才是值得珍惜的存在。

下次看到夸张的同情表演,不妨会心一笑。这就像看蹩脚演员的戏码,我们既是观众也是编剧——选择把信任票投给谁,主动权始终在自己手里。毕竟,真诚才是人际交往的硬通货,你说对吗?

"猫儿哭鼠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