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náo
  • sāo
  • yǎ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náo sāo hǔ yǎng

成语解释:猱:猴。猱替老虎搔痒。形容表面曲意奉承,暗箭伤人

成语出处:《贤弈编》:“虎首痒,则使猱爬搔之。不休,成穴,虎殊快不觉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小人行径

繁体字形:獿搔虎癢

英文翻译:To tickle a tiger

猱搔虎痒的意思

猱:古书上说的一种猴。

搔:用指甲挠:搔头皮。搔到痒处(比喻说到点子上)。搔首弄姿(形容卖弄姿容)。
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”。

痒:1.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。2.比喻想做某事的愿望强烈,难以抑制:技痒。见人打球,他心里直发痒。

成语评论

看到“猱搔虎痒”这四个字,很多人可能以为是小猴子给老虎挠痒痒的童话场景。但你知道吗?这个成语其实藏着职场生存的大智慧。比如市场部新来的实习生小王,面对部门老员工都搞不定的合作方,他既没硬碰硬谈条件,也没低声下气求人,而是巧妙利用对方公司的周年庆契机,设计了双赢的联名方案——这就像小猴子不用蛮力,却用精准的“挠痒”手法让老虎乖乖合作。

有人要问了:这成语的核心到底是什么?其实重点在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巧劲。就像健身房里搬不动的杠铃,换个角度用滚轮推就轻松得多。上周社区调解员张阿姨处理邻里纠纷,她没讲大道理,反而约两家孩子一起拼乐高,积木搭着搭着大人们的气就消了——这不就是现实版的“猱搔虎痒”吗?

不过要注意,这个成语可不是教人偷奸耍滑。前年有个反面案例:某销售为冲业绩,用虚假承诺签单,结果不仅丢了客户还被公司开除。真正的“搔痒”应该像针灸医师找穴位,既要手法精准,更要心怀善意。就像我邻居家的高中生,用编程帮开小超市的爸妈开发库存管理系统,既解决了实际问题,又让父母开始理解数字时代。

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这个成语的启示格外珍贵。它提醒我们:与其在红海里拼得头破血流,不如多观察多思考。就像我常跟团队说的,遇到难题别急着“拔河”,先绕着问题转三圈,说不定能找到那个“痒点”。下次遇到棘手状况时,不妨试试这招——找准关键穴位轻轻一挠,可能比使蛮力更见效。

"猱搔虎痒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