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yu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ǐ yuān tī fú

成语解释:理:治理;擿伏:揭发隐秘的坏事。伸雪冤屈,揭发隐秘的坏事

成语出处:明·徐渭《女状元》第四出:“这三起事都问得绝妙,理冤擿伏么可也如神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理冤擿伏

英文翻译:Justice and injustice

理冤擿伏的意思

理: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理。肌理。条理。2.道理;事理:合理。理屈。理当如此。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理科。数理化。4.管理;办理:处理。理财。当家理事。5.整理;使整齐:理发。理一理书籍。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理谁。置之不理。7.姓。

冤:1.冤枉;冤屈:冤情。鸣冤。申冤。含冤负屈。2.冤仇:冤家。结冤。3.上当;吃亏:花冤钱。白跑一趟,真冤!4.欺骗:你别冤人!

擿:[tī]1.挑出:“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弹射飞鸟。”2.挑剔;指摘:“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,吹毛求瑕。”3.指使:“卫将军(王)商密擿永令发去。”4.揭发:发奸擿伏(揭露隐秘罪恶)。5.搜索。6.探。7.剖开;分。8.捶。[zhāi]古同“”:“绿桑擿椹。”[zhì]1.搔,挠。2.搔头,即簪子:“簪以玳瑁为擿。”3.古同“”,投掷:“擿玉毁珠。”

伏: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7.姓。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
成语评论

理冤擿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帮人洗刷冤屈、揭露隐藏的真相。比如,邻居家的小狗被冤枉偷了肉包子,最后发现其实是猫干的——这时候,你站出来说出真相,就是“理冤擿伏”了。

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成语?举个职场例子:同事A被领导误以为泄露了项目机密,大家都对他指指点点。但同事B仔细查了邮件记录,发现是系统自动发送的失误。B主动澄清事实,还了A的清白。这种主动“破案”的行为,不就是“理冤擿伏”的体现吗?

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?现在信息虽然透明了,但误会和偏见依然存在。比如网络上的谣言,可能因为一张截图就毁掉一个人的声誉。如果有人愿意花时间查证源头、公开真实信息,就能避免很多“冤假错案”。这种行动,本质上就是成语的现代版实践。

个人觉得,“理冤擿伏”最难的不是能力,而是勇气。就像班里有人被冤枉作弊,全班都知道真相却不敢说,只有一个人站起来反驳老师——这时候需要的不仅是聪明,更是承担压力的决心。这种品质,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稀缺而珍贵。

如何培养这种思维习惯?可以从“多问一句为什么”开始。快递员被投诉送件慢,先别急着责怪,问问是不是小区门禁系统升级影响了配送;家人抱怨你弄丢了钥匙,先回忆是不是上次借给过亲戚。带着探究真相的心态生活,很多矛盾其实根本不会发生。

最后想说的是,这个词背后藏着对人性的信任。它相信错误可以被纠正,真相值得被寻找。就像拼图少了最后一块就不完整,生活中如果缺少了“理冤擿伏”的坚持,很多故事就永远停留在错误的版本里了。